第三代移动通信基站侧RLP子层及上下层接口设计

第三代移动通信基站侧RLP子层及上下层接口设计

一、第三代移动通信中BS端RLP子层与上下层接口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吴雪蕉[1](2017)在《Mesh网的ACK确认机制、BP压缩及信道分配算法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无线Mesh网络是一种自组织、自愈合的网络。由于它架设简单方便、低成本等诸多特点在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场合能应用到Mesh网络。通过参阅大量的文献,以及对已有研究工作的总结。在本文中主要针对无线Mesh网络的MAC层的确认机制,BP压缩以及资源分配问题以及部分工作的在硬件上的软件实现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提出了一种改进的ACK确认机制。首先将确认重传机制用简单的概率模型表示,然后介绍了 WMN中所使用的ECMA-368协议中的三种确认机制及其吞吐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基于Beacon携带ACK的确认机制(BN-ACK和BB-ACK)及其吞吐量,并对五种确认机制的性能特点做了仿真分析,根据每种机制的对于误码率的敏感度及业务的需求做自适应的选择提出了一种SA-ACK方法,这种方法集合了五种机制的优点,降低了吞吐量对误码率的敏感度,优化了系统吞吐量。第二,改进了一种快速信标期压缩算法。首先介绍了 ECMA-368协议提出的信标期压缩机制(ECMA BPC),并且将信标期压缩问题模型化为一种改进的0-1背包优化问题,在ECMABPC的基础上对信标期压缩机制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快速信标期压缩方法(FastBPC),并对FastBPC和ECMABPC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两种算法性能特点,发现本文改进的Fast BPC压缩后所得的单位价值远大于ECMA BPC方法,Fast BPC在压缩信标期提高吞吐量的同时大大缩短了信标期压缩的时间。第三,改进了一种基于时分复用的虚拟多信道分配算法(VMCAA)。首先介绍了一种两跳干扰的模型,以及一种信道划分的方法,将单信道资源分配问题转变成多信道资源分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使用贪婪图染色算法(GGCA)对虚拟信道资源进行染色分配,通过对VMCAA与协议中DRP预约算法进行了仿真对比发现,VMCAA大大提高了时隙利用率,增大了网络的吞吐量,提升了信道的利用率。第四,主要介绍在项目中的工作,在SB3500硬件平台的软件实现的工作。首先介绍了 SB3500硬件平台,然后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自适应ACK机制在WMN中的软件实现方法以及信标期压缩与融合在WMN中的软件实现方法。

李国强[2](2004)在《cdma2000-1X高速分组业务无线链路层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移动用户对因特网和多媒体服务需求的迅速增长,实现和优化系统对高速分组数据业务的支持成为移动通信领域讨论和研究的焦点。基于全IP和cdma2000技术的CMT系统中,WAS子系统对分组业务的处理主要集中在无线链路层的复用子层和无线链路协议部分,因此对该内容的研究是体现系统优越性的重要保证。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CMT系统网络结构的两大特点和cdma2000空中接口的结构以及WAS子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其次,概要性地分析和研究了复用子层和无线链路协议的标准规范并明确了实现过程面临的难点;再次,给出并详细讨论了对于复用子层和RLP协议设计实现的难点和关键问题的较佳解决方案;最后,讨论了优化对高速分组数据业务支持和提高扇区业务吞吐量的重要手段——共享方式补充信道,重点研究了实现过程中涉及到的若干关键技术。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重要贡献包括: 1.在复用子层的实现过程中,提出了复用子层定时的伪中断触发机制和复用子层与上层接口的询问一再请求机制。前者结合硬件中断与软件查询,使得复用子层与物理层的定时精确同步;后者以复用子层为中心,使得竞争业务的冲突请求达到协调。同时,给出了复用子层帧格式子类选择和反向链路监测的方法,使系统的信道利用率、吞吐量和容错能力得到提高; 2.在RLP的实现过程中,提出了RLP对异常序号帧的处理方案和对延迟帧的判断方案。前者延后若干帧再判断状况,避免了错误的处理;后者纠正了规范中不恰当的处理方法。同时,也给出了RLP最佳帧格式的使用、避免不必要同步和初始化过程的接收排序缓冲区处理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分组业务的吞吐量; 3.在共享方式补充信道的实现过程中,提出了共享补充信道方式下WAS间分组软切换补充信道反馈机制,利用缓冲区与反馈的结合,有效解决了由目的侧补充信道的共享所带来的调度问题。同时,给出了共享补充信道方式下的补充信道活动集切换和帧偏移分配管理的方法,并讨论了分组调度算法及前向功控模式,使共享方式的补充信道得以圆满实现; 以上列出的机制、方案和问题解决办法等均已在CMT系统中实现,已通过各种相关功能测试,并得到了一至两年的长期运行验证,性能稳定可靠。

孙丽[3](2001)在《第三代移动通信中BS端RLP子层与上下层接口的设计》文中指出近年来移动通信发展迅速 ,特别是码分多址 (CDMA)技术以它在系统容量、业务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的优势倍受瞩目。本文着重描述了CDMA系统中BS端RLP协议功能及其协议栈结构 ,通过分析RLP与其协议栈中上下层的关系及任务的划分 ,考虑并设计其接口的数据结构

二、第三代移动通信中BS端RLP子层与上下层接口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三代移动通信中BS端RLP子层与上下层接口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Mesh网的ACK确认机制、BP压缩及信道分配算法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1章 绪论
    1.1 Mesh网络背景及其意义
        1.1.1 无线Mesh网简介
        1.1.2 MAC层研究的意义
        1.1.3 ACK确认机制背景
        1.1.4 BP压缩问题背景
        1.1.5 资源分配问题背景
    1.2 现有成果综述
        1.2.1 ACK确认机制综述
        1.2.2 BP压缩问题综述
        1.2.3 信道资源分配问题综述
    1.3 论文内容
        1.3.1 本文工作与已有研究的联系
        1.3.2 内容安排
第2章 Mesh网改进的自适应ACK机制
    2.1 引言
    2.2 ECMA协议中的ACK机制及其吞吐量
        2.2.1 ECMA协议中的三种ACK机制
        2.2.2 ECMA协议中的三种ACK机制的吞吐量计算
    2.3 改进的ACB确认机制及其吞吐量
        2.3.1 ACB确认机制
        2.3.2 吞吐量计算
    2.4 改进的SA-ACK机制
    2.5 数值结果分析
        2.5.1 参数选取
        2.5.2 单跳情况下的自适应确认机制
        2.5.3 多跳情况下的自适应确认机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一种Mesh网信标期压缩问题的研究
    3.1 引言
    3.2 信标期压缩问题
        3.2.1 ECMA-368协议
        3.2.2 信标期压缩问题
    3.3 信标期压缩算法
        3.3.1 ECMA的信标期压缩方法
        3.3.2 D-2贪婪图着色算法
        3.3.3 改进的快速信标期压缩算法
    3.4 仿真结果
        3.4.1 系统参数
        3.4.2 需要移动设备数的比较
        3.4.3 两种信标压缩算法的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时分复用的虚拟多信道分配问题
    4.1 引言
    4.2 信道分配问题
        4.2.1 系统模型
        4.2.2 信道分配优化问题
    4.3 资源分配算法
        4.3.1 协议中的资源分配
        4.3.2 基于图染色问题的信道分配算法
        4.3.3 多跳网络的链路分配
    4.4 仿真结果
        4.4.1 系统参数
        4.4.2 信道分配的染色
        4.4.3 网络的吞吐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确认机制和信标自适应硬件上的实现
    5.1 引言
    5.2 系统整体架构
        5.2.1 SB3500的基本架构
        5.2.2 MAC上层的上下层接口
    5.3 MAC上层操作模块
        5.3.1 操作模块的分割
        5.3.2 任务描述
    5.4 平台上的软件实现
        5.4.1 ACK确认机制的实现
        5.4.2 信标期融合与压缩的实现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2)cdma2000-1X高速分组业务无线链路层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内容概述
    1.3 本文的结构与安排
第二章 全IP架构下的基站控制子系统——WAS
    2.1 CMT系统网络结构的特点
        2.1.1 接入网与核心网的全IP化
        2.1.2 声码器单元的配置位置
    2.2 无线接入服务器子系统(WAS)介绍
        2.2.1 cdma2000空中接口简介
        2.2.2 WAS的功能和结构
第三章 空中接口链路层协议研究
    3.1 复用与QoS控制子层研究
        3.1.1 复用子层发送功能
        3.1.2 复用子层接收功能
        3.1.3 MuxPDU类型
    3.2 无线链路协议研究
        3.2.1 RLP_BLOB过程
        3.2.2 初始化过程
        3.2.3 同步过程
        3.2.4 复位过程
        3.2.5 数据传输过程
    3.3 协议实现的难点
第四章 高速分组业务无线链路层实现的关键问题
    4.1 复用子层的关键实现技术
        4.1.1 伪中断定时触发机制
        4.1.2 询问-再请求的接口机制
        4.1.3 帧格式子类的选用
        4.1.4 反向链路监测
    4.2 无线链路协议的关键实现技术
        4.2.1 采用最佳帧格式增大吞吐量
        4.2.2 对异常序号帧的处理
        4.2.3 延迟帧的判断
        4.2.4 用RLP_BLOB减少不必要的同步过程
        4.2.5 初始化操作时的排序缓冲区
第五章 共享方式补充信道——提高分组吞吐量的重要手段
    5.1 分组数据业务吞吐量与补充信道分配方法
    5.2 共享补充信道实现涉及的若干重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5.2.1 SCH的活动集切换
        5.2.2 帧偏移的分配管理
        5.2.3 选择调度算法
        5.2.4 前向功控模式
        5.2.5 WAS间分组软切换的补充信道反馈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四、第三代移动通信中BS端RLP子层与上下层接口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Mesh网的ACK确认机制、BP压缩及信道分配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 吴雪蕉. 东南大学, 2017(11)
  • [2]cdma2000-1X高速分组业务无线链路层的研究与实现[D]. 李国强.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4(02)
  • [3]第三代移动通信中BS端RLP子层与上下层接口的设计[J]. 孙丽.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01(04)

标签:;  ;  ;  ;  ;  

第三代移动通信基站侧RLP子层及上下层接口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