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放心肉”

如何识别“放心肉”

一、如何识别“放心肉”(论文文献综述)

刘鹏,钟晓[1](2021)在《智慧监管真的智慧吗?——基于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改革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在现代化信息社会的背景下,传统的命令-控制型监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新业态的监管需要,亟需新的监管模式。跟此前的理解不同的是,智慧监管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传统监管+互联网技术,而是一种新型的监管理念与模式。智慧监管秉持"大监管"的监管理念,主张监管主体和手段的多元化,提倡运用不同的工具组合,以最少的干预、最低的成本实现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共赢。本研究梳理和厘清了智慧监管的起源和概念,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类型学分析框架,从"智(技术)"和"慧(合作)"两个范畴分析智慧监管,按照监管技术和监管合作的高低程度将监管实践划分为传统监管、技治监管、合治监管和智慧监管四种类型,并对典型的地方政府在食品安全领域中的智慧监管改革的案例进行了分类比较,得出了智慧监管改革实践中存在的差异,由此对推进智慧监管在我国的发展提出建议:应该依托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发展红利,实现更加精细化、更具回应性和基于监管对象自身激励机制基础之上的新型监管,让监管方式真正实现既智且慧,从而有效提升智慧监管的效能。

刘增金,乔娟,王晓华[2](2016)在《品牌可追溯性信任对消费者食品消费行为的影响——以猪肉产品为例》文中提出利用北京市实地调查的495份消费者问卷,选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品牌可追溯性信任对消费者猪肉消费行为的影响,定量分析了品牌可追溯性信任变量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以及不同追责意识下品牌可追溯性信任变量对消费者品牌猪肉购买行为影响的差异,全面考察了消费者品牌猪肉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消费者普遍倾向于购买可以明确识别品牌的猪肉,且多数消费者将之转化为行为习惯;消费者对品牌可追溯性的信任度整体较高,大多数消费者相信对可以明确识别品牌的猪肉比不能明确识别品牌的猪肉更易追查到安全事件责任人;消费者对品牌猪肉可追溯性的信任程度显着正向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猪肉的购买行为,忽略品牌可追溯性变量的内生性会明显低估该变量对消费者品牌猪肉购买行为的影响;品牌可追溯性信任变量对具有追责意识消费者品牌猪肉购买行为的影响不管是显着性还是作用程度都要明显高于不具有追责意识的消费者;购买成员、性别、年龄、是否有小孩等变量显着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猪肉的购买行为。因此,政府应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化建设,通过多样化渠道的宣传和引导来增强消费者的追责意识和维权意识,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

刘增金[3](2015)在《基于质量安全的中国猪肉可追溯体系运行机制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猪肉作为中国居民消费最多的肉类产品经常受到质量安全问题的困扰,建立猪肉可追溯体系是解决猪肉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中国所实施的猪肉可追溯体系大多不能实现有效溯源,已有研究和实践证实建立和优化猪肉可追溯体系运行机制是实现猪肉有效溯源以及保障猪肉质量安全的重要路径,因此,建立和优化既能实现猪肉有效溯源以保障猪肉质量安全、又能全面考虑不同利益主体利益的猪肉可追溯体系运行机制,成为摆在国人面前的重要课题。已有文献缺少对中国猪肉可追溯体系运行机制的系统和全面研究,基于质量安全的猪肉可追溯体系运行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研究的逻辑框架,以北京市为例,主要利用实地调研数据,结合描述性分析和计量分析等定性和定量方法,实证分析猪肉可追溯体系的运行机制,具体包括以下研究内容:厘清中国猪肉可追溯体系的发展历程与现状;通过理论分析构建基于质量安全的中国猪肉可追溯体系运行机制研究的逻辑框架;实证分析猪肉可追溯体系运行机制的构成及运行机理,具体内容包括基于市场需求的评价反馈机制、基于纵向协作的信息传递机制、基于政府干预的监督管理机制:实证分析生猪产业链利益主体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的意愿以及猪肉可追溯体系的猪肉质量安全保障作用;最后在总结上述各部分研究主要观点与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促进中国猪肉可追溯体系有效运行的政策建议,并探讨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中国的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以政府主导模式发展更为迅猛,但在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当前可追溯猪肉并未很好地满足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方面的需求,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认知有待进一步加深;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实现有效溯源的难点依然存在,并且广泛存在于生猪养殖、生猪屠宰加工以及猪肉销售等生猪产业链各个环节;政府干预对猪肉可追溯建设的顺利推进起到重要作用,但干预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产业链利益主体普遍倾向于愿意参与当前的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但缺乏主动深化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动力;当前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确实起到保障猪肉质量安全的作用,但作用的发挥受到一定局限。据此,本文认为中国的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应从鼓励生猪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加强生猪屠宰加工与猪肉销售环节利益主体之间纵向协作、建立健全不同销售业态溯源管理制度体系、鼓励部分猪肉生产经营者积极探索适合企业自身的猪肉溯源管理模式、明确政府监管职能、加强猪肉可追溯体系宣传力度、适时评估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成果等方面做出努力。本文的特色与创新在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应建立怎样的符合本国国情的猪肉可追溯体系,需要建立在从经济管理层面探讨猪肉可追溯体系的运行机理基础之上,以此为切入点,本文在基于理论分析而构建的逻辑框架的基础上,对中国猪肉可追溯体系运行机制的运行机理、利益主体参与意愿、猪肉质量安全保障作用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提出了建立既能实现有效溯源以保障猪肉质量安全、又能考虑不同利益主体利益的猪肉可追溯体系的对策建议,本文所进行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的内容是开拓性的,逻辑框架和研究内容少有可供借鉴的数据资料或研究成果,本文获得的研究成果为中国食品可追溯体系和猪肉质量安全等相关问题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借鉴,为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等有关问题研究积累重要的文献资料。

高凤[4](2014)在《直击注水猪肉》文中认为你愿意吃注水肉吗?相信所有人的回答一定是:不!可事实是,这种肉已经潜藏在我们身边很久,即使是生活中最常食用的猪肉也不例外。并且大多数人对注水猪肉无法用肉眼识别,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商户使用各种障眼法,蒙蔽了消费者的双眼。

李自庭[5](2012)在《“放心肉”工程之我见》文中研究说明民以食为天。吃"放心肉",关系到畜牧业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放心肉"工程是我国"菜篮子"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项涉及诸多方面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触及千家万户。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畜牧业经济的安全运行,而且

傅杰[6](2012)在《如何识别“不放心肉”》文中研究指明所谓"放心肉"不是简单地指有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的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侵袭、无有害药物残留的畜禽肉;还应包括肉中无注水、无以次充好和掺杂使假(如以骡马和驴肉充当牛肉销售,因牛肉价格高)、无外源性污染、不良气味。这里的药物残留是指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提高饲料利用率及生产性能的兽药、激素、疫苗、添加剂在动物产品中的残留;在农药和工业"三废"污染的水源、饲料、饲草等环境中生长的

刘仓义[7](2011)在《山东省放心肉综合监管平台的分析设计与规划实施》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居民的生活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我们国家在肉类生产、流通这两个主要环节里,生产领域中组织化的程度、规范化的管理程度,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由于这样的原因,假冒伪劣的食品流入到消费市场,带来消费食品的问题。监管的手段和技术的措施不是很有效,这些也是需要全面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建立信息化的追溯体制和跟踪监管体制。因此为保证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在各方面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和广大公民的普遍关注下,必然要求我们在这方面的管理工作,要正规化、规范化、系统化、便民化,以良好的管理模式引导食品安全市场的正确发展。采用信息化手段解决肉类食品追溯链的复杂性,实现针对肉类食品安全追溯与跟踪监管的“放心肉”全方位监管,本系统的建设迫在眉睫。本文首先调研了肉类管理行业的信息化现状,对肉类监管的业务需求做了分析,对整个系统的建设提出了目标要求;然后设计了整个系统的体系结构,描述了系统的组成,描述了系统实现的相关技术,对系统部分软硬件进行了系统选型;描述了系统在组建实施过程中的项目组织保障、实施计划和运营保障措施,最后描述了系统各部分的实现和部署。系统引入“一物一码、物码合一、全程追溯”的先进理念贯穿于肉类食品安全始终,在生猪屠宰企业内部应用RFID技术,建立了一个养殖-加工-流通-消费-监测全程自动追溯体系。同时,系统利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分布式计算等技术,建立肉类食品安全与追溯中心数据库,实现信息的融合、查询、监控,为每一环节提供针对食品安全性、食品成分来源的数据,实现食品安全预警机制。由此形成肉类食品企业生产销售的闭环生产,以保证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放心肉类食品,确保供应链的高质量数据交流,让肉类食品行业彻底实施食品源头追踪以及在食品供应链中实现完全透明。平台的实施提高了放心肉综合监管业务处理手段,使得综合监管业务流程处理时间缩短,政府形象提高,增加监管透明度;网上公布企业规划及相关政策,避免企业投资者造成一定的损失,公民可以从网上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还可以安全实现企业和公民网上的购销业务。市场监测可以实行实时监测,不用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收集信息,随时可以把市场监测的信息上报政府部门,当市场出现异常波动时,可以及时上报省政府领导,为制定市场应急预案提供科学数据;为网上山东、诚信山东提供更丰富的信息资源。

高嵘[8](2011)在《基于物联网的猪肉溯源及价格预警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党中央、国务院历来把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十分重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已成为一项全局性的战略任务。本文立足民生产业领域,以猪肉产品安全为应用蓝本,对基于物联网的猪肉溯源模型及生猪价格预警模型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有:溯源过程控制和溯源体系;溯源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存储;高性能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备份;猪肉价格风险预警等。研发了猪肉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和多部门协同监管系统两套核心软件,最终建立一个基于物联网的猪肉食品安全溯源应用示范体系。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1、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生猪价格预警模型。该模型以支持向量机理论为基础,猪粮价格比率为指标,在小样本量的条件下对猪肉价格风险等级进行分析预测。实证分析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小样本量,并能以较高的准确度对生猪价格的风险等级进行预测,从而实现为政府部门提供生猪价格预警和抉择信息。为样本量不足的条件下进行生猪价格风险预测找到了新的方法。2、提出了基于Panel Data模型的猪肉销售价格影响因素和区域特征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商务部畜禽屠宰统计监测系统所收集的2008-2009年我国32个地区的生猪平均收购价、屠宰量、生产量、销售量、白条肉出厂价等指标进行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猪肉销售价格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性,主要受到生猪收购价格因素的影响;除贵州、兵团地区外,其余地区的销售价格对屠宰量、生产量和销售量三个因素的变化均不敏感。3、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食品溯源应用模型、食品溯源有限状态机模型和食品溯源时序数据的函数聚类分析。基于物联网的食品溯源应用模型融合了多种信息技术,并对众多的异构信息进行转换、融合和挖掘,实现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管理,以及信息化时代下政府食品安全高效监管新模式。食品溯源有限状态机模型对溯源过程中的状态转换进行了分析和模拟,为进一步研究食品溯源系统的行为描述和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使得溯源流程更加合理和有效。猪肉供应链跟踪与溯源信息是大量的时序数据,食品溯源时序数据的函数型聚类分析把时序数据看成一个完整的关于时间的函数对象,对溯源数据进行分析,为决择者提供依据。4、建立了基于物联网的猪肉溯源应用示范,创新了食品安全监管模式。针对中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工作特点,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生猪产业链信息进行整合,创立了政府多部门联合监管模式和生猪供应链业务管理体系,形成了完整的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安全行业的应用示范体系和应用模式。变食品的不可溯源为可溯源,创新了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实现了生猪供应链局部独立监管向生猪供应链全流程协同监管的转变;实现了部门监管向社会参与的转变;实现了单向监管向双向监管的转变;实现了人力监管向技术监管的转变;实现了粗放式监管向精细化监管的转变。详细、准确、实时的溯源信息保证了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可第一时间追溯到源头,极大提升了政府的监管能力和水平。

颜波,付海燕,张彩江[9](2008)在《RFID技术在肉产品流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据统计,我国每天都有大量的私宰肉流入市场,给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隐患。本文通过分析生猪交易市场和猪肉屠宰场的实际运作流程,找出猪肉流通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基于RFID技术的肉产品供应链监管方案。该方案分为生猪交易市场监管与猪肉流通环节监管两个部分,详细阐述了在生猪交易市场、生猪屠宰场、猪肉零售环节、猪肉检疫管理中RFID的具体应用。通过该方案的实施,工商局可以完全掌握肉产品的源头与流向,杜绝私宰肉流入市场,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喻寒松[10](2006)在《“放心肉”能够让人放心吗?》文中研究表明鱼龙混杂的“放心肉” 去市场买菜谁都想买个放心,要是哪家卖菜的摊点挂着有关单位颁发的放心标牌,明显会给买菜者吃颗“定心丸”。可是家住安居苑的杨奶奶在家门口的菜场面对好几个肉摊心里犯嘀咕:个个都挂着“放心肉”标牌,有区

二、如何识别“放心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识别“放心肉”(论文提纲范文)

(1)智慧监管真的智慧吗?——基于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改革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和概念清理
    (一)智慧监管的提出和起源
    (二)西方国家智慧监管改革实践和发展
    (三)智慧监管的含义和概念体系
        1. 主体分类、手段和政策工具
        2. 不同类型的政策工具组合
三、既智且慧:理解智慧监管的一个类型学分析框架
四、四种不同监管类型比较的案例分析
    (一)传统监管——X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二)技治监管——湖南长沙:放心肉智能监管平台
    (三)合治监管——江苏常州:阳光餐饮社会共治平台
    (四)智慧监管——广东佛山:数智合治型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
        第一,有效整合数据,强化基础资源。
        第二,开展智慧赋能,创新监管工具。
        第三,推进深度融合,优化监管流程。
        第四,实施社会共治,改进监管机制。
    (五)研究发现和结论
五、推进智慧监管发展的建议与趋势
    第一,深刻认识智慧监管,牢固树立智慧理念。
    第二,推动技术和监管融合,构建和完善智慧制度。
    第三,开展战略合作布局,建立健全智慧机制。
    第四,有策略地使用监管工具,打好智慧工具“组合拳”。
    第五,构建智慧评价体系,大力提升监管效能。

(2)品牌可追溯性信任对消费者食品消费行为的影响——以猪肉产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综述
2 数据来源与样本基本特征
3 品牌可追溯性信任对消费者品牌猪肉购买行为影响的统计分析
    3.1 消费者对品牌猪肉的购买行为
    3.2 消费者对品牌可追溯性的信任及其与消费者品牌猪肉购买行为的关系
4 品牌可追溯性信任对消费者品牌猪肉购买行为影响的计量分析
    4.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4.2 模型结果与分析
5 结论与政策含义

(3)基于质量安全的中国猪肉可追溯体系运行机制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方案
    1.4 基本概念界定
    1.5 创新说明
第二章 中国猪肉可追溯体系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2.1 中国猪肉可追溯体系发展背景、历程与现状
    2.2 北京市猪肉可追溯体系发展背景、历程与现状
    2.3 小结
第三章 猪肉可追溯体系运行机制的理论分析与逻辑框架
    3.1 相关理论基础
    3.2 基于质量安全的猪肉可追溯体系运行机制研究的逻辑框架
    3.3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市场需求的评价反馈机制分析
    4.1 分析框架
    4.2 数据来源与样本说明
    4.3 基于数量与质量视角的消费者猪肉消费与购买情况
    4.4 现实情境下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购买行为分析
    4.5 假想情境下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购买意愿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纵向协作的信息传递机制分析
    5.1 分析框架
    5.2 数据来源与样本说明
    5.3 生猪养殖环节猪肉溯源实现的关键节点
    5.4 生猪屠宰加工环节猪肉溯源实现的关键节点
    5.5 猪肉销售环节猪肉溯源实现的关键节点
    5.6 小结
第六章 基于政府干预的监督管理机制分析
    6.1 分析框架
    6.2 政府干预的原因与目标分析
    6.3 政府干预的手段与效果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产业链利益主体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的意愿分析
    7.1 分析框架
    7.2 数据来源与样本说明
    7.3 养猪场户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的意愿分析
    7.4 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的意愿分析
    7.5 猪肉销售商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的意愿分析
    7.6 小结
第八章 猪肉可追溯体系质量安全保障作用分析
    8.1 分析框架
    8.2 数据来源与样本说明
    8.3 北京市生猪产业链各环节质量安全现状
    8.4 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对养猪场户质量安全行为的影响
    8.5 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对生猪屠宰加工企业质量安全行为的影响
    8.6 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对猪肉销售商质量安全行为的影响
    8.7 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5)“放心肉”工程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 加强宣传, 提高认识
2 落实农业部检疫工作四到位
    2.1 全程监督动物饲养, 落实产地检疫到位
    2.2 屠宰检疫到位
    2.3 化验设备到位
    2.4 人员素质到位
3 完善动物防疫、检疫和兽医卫生监督体系建设
4 扎实做好各个环节的防检疫工作
    4.1 从源头抓起, 严把产地检疫关
    4.2 严把屠宰检疫关, 杜绝病害动物及产品流入市场
    4.3 把住市场关, 守好最后一道防线
5 强化执法监督, 确保“放心肉”工程的实施落在实处
    5.1 强化票证管理, 提高监督水平
    5.2 加强市场监督管理, 严管销售各环节
6 加强政府宏观协调以及各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

(6)如何识别“不放心肉”(论文提纲范文)

1 不放心肉的分类
2 不放心肉的识别
    2.1 有的肉品未经检验检疫混入市场主要有下列情况:
    2.2 消费者在购买肉品时, 尤其是销售肉品的单位在采购时一定要注意:

(7)山东省放心肉综合监管平台的分析设计与规划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系统建设背景
    1.2 国内外同行信息化状况
    1.3 系统建设解决的问题及技术路线
    1.4 社会与经济效益分析
    1.5 本文主要工作
    1.6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综合监管平台需求
    2.1 行业现状
    2.2 放心肉监管业务需求
    2.3 对信息系统实现的目标要求
    2.4 功能性需求分析
        2.4.1 生猪屠宰企业管理
        2.4.2 肉品流通企业管理
        2.4.3 肉品可追溯和召回
        2.4.4 无害化处理监管
        2.4.5 监督执法与企业信用管理
        2.4.6 生猪屠宰过程视频监控
        2.4.7 行业信息发布
第3章 系统架构设计
    3.1 系统的组成
    3.2 系统的体系结构
    3.3 相关技术应用
    3.4 系统的选型与部署
    3.5 技术创新点
第4章 系统组建管理
    4.1 项目组织保障
    4.2 运营及保障措施
第5章 系统实现
    5.1 企业证章管理实现
    5.2 肉品可追溯和召回实现
    5.3 无害化处理监管系统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基于物联网的猪肉溯源及价格预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项目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食品监管体系的相关现状
        1.2.2 动物食品安全溯源系统的相关现状
        1.2.3 生猪价格的相关研究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猪肉溯源模型研究
    2.1 猪肉溯源的政府监管应用模型
        2.1.1 食品溯源应用模型
        2.1.2 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
    2.2 食品溯源的有限状态机
        2.2.1 食品溯源流程分析
        2.2.2 食品溯源的有限自动机模型
    2.3 食品溯源时序数据的函数型聚类分析
        2.3.1 食品时序数据函数型聚类分析
        2.3.2 实际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猪肉价格预警模型研究
    3.1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生猪价格预警模型
        3.1.1 支持向量机的基本原理
        3.1.2 基于SVM的生猪价格预警模型
        3.1.3 价格预警的相关调控措施
    3.2 基于PANEL DATA模型的猪肉销售价格影响因素和区域特征分析的方法
        3.2.1 Panel Data模型
        3.2.2 建模及实证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物联网的猪肉溯源应用体系
    4.1 基于物联网的猪肉溯源总体框架
    4.2 猪肉溯源信息的感知和采集
        4.2.1 养殖环节
        4.2.2 屠宰环节
        4.2.3 批发环节——滑轨交易
        4.2.4 零售环节——农贸市场
    4.3 溯源数据的分析处理
    4.4 多政府部门联合监管
        4.4.1 联合监管框架
        4.4.2 供应链用户业务管理和政府联合监管核心软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食品溯源案例分析
    5.1 案例简要情况
    5.2 数据中心和溯源管理
    5.3 示范应用效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未来工作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如何识别“放心肉”(论文参考文献)

  • [1]智慧监管真的智慧吗?——基于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改革的案例研究[J]. 刘鹏,钟晓.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2)
  • [2]品牌可追溯性信任对消费者食品消费行为的影响——以猪肉产品为例[J]. 刘增金,乔娟,王晓华. 技术经济, 2016(05)
  • [3]基于质量安全的中国猪肉可追溯体系运行机制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D]. 刘增金.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8)
  • [4]直击注水猪肉[J]. 高凤.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4(07)
  • [5]“放心肉”工程之我见[J]. 李自庭. 中国畜禽种业, 2012(04)
  • [6]如何识别“不放心肉”[J]. 傅杰.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2(02)
  • [7]山东省放心肉综合监管平台的分析设计与规划实施[D]. 刘仓义. 山东大学, 2011(07)
  • [8]基于物联网的猪肉溯源及价格预警模型研究[D]. 高嵘. 电子科技大学, 2011(07)
  • [9]RFID技术在肉产品流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A]. 颜波,付海燕,张彩江. 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 2008
  • [10]“放心肉”能够让人放心吗?[N]. 喻寒松. 江淮时报, 2006

标签:;  ;  ;  ;  ;  

如何识别“放心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