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老同志节日快乐

祝老同志节日快乐

一、让老同志欢欢喜喜过节(论文文献综述)

许丽晴[1](2021)在《现在到永远——南医大女生被害案侦破全景纪实(长篇纪实连载)》文中研究表明二十八年前,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排查,几乎波及南京中心城区所有的高校、居民区及公私单位,波及相关地区的每一个人,因此长久地保留在南京市民的记忆中。这一切,缘于一个在校园中遇害的女大学生。时隔多年,受害人的日记已经泛黄,但她的音容笑貌,在亲人的心中永远鲜活;当年参与破案的民警大多已经垂垂老矣,有的疾病缠身,有的离开人世,但在警察的字典里,没有"遗忘"这个词——尚未侦破的命案,永远是现在时!

老藤[2](2021)在《铜行里》文中研究说明《铜行里》,是一幅描绘百年沈阳社会文化大变迁的风俗画;《铜行里》,是一部为沈阳大国工匠精神溯源追踪的铜匠史;《铜行里》,是一面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核心价值观的浮雕墙。楔子如今许多人不知沈阳城曾经有一处铜心,金银铜铁锡的铜,若在街上问行人,十人有十人会摇头,这让富发诚铜雕艺术有限公司的创办人石国卿十分不悦,才多少年哪,一座城市就如此健忘。据说当年四贝勒皇太极登基后,下令把城内外制作铜器的店铺均集中于内城中心,形成了一条铜行胡同,又将分散市井的铁匠铺置于城垣四周,由此赋予了盛京城所谓的"铜心""铁胆"。这么大的事能轻易忘记吗?

李诗頔[3](2021)在《汪曾祺作品中的修改和重写现象》文中认为汪曾祺于上世纪4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当时他写作的小说和散文在风格上主要有两类,一类空灵,一类平实。80年代初,汪曾祺对自己40年代的一些小说和散文进行了修改和重写,这些作品的内容主要是汪曾祺对故乡高邮的人物书写和对昆明西南联大校园生活的回忆。此时,风格平实的作品成为了他的写作主流。汪曾祺有意识地选择和接续了40年代部分作品的主题,反思自己40年代的写作方式,用80年代的情感重新观照普通劳动者和平凡人物的日常生活,完成了1980年代创作与1940年代创作的“对接”。本论文以汪曾祺作品中的修改和重写现象为研究对象,“修改”指汪曾祺在80年代有意识地挑选和重新出版40年代的部分小说,在字句语段上做出改动;“重写”主要指汪曾祺针对自己创作的小说和散文,在主题和结构上做出重大改动的作品。本论文中选取的“重写”作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汪曾祺在80年代对40年代作品的同题重写作品,另一类是汪曾祺使用40年代曾经写作过的材料,融入新的感情和思想,在80年代创作出的全新作品。本文运用文本细读的方式,选取多个文本,分析这些作品修改和重写的过程,从叙述语言、结构和情感三个方面的变化考察“延续”“继承”关系在汪曾祺具体创作中的具体表现,以及从中发展出的独特小说形式,试图用整体的动态的视野探讨汪曾祺修改和重写现象的意义。

池莉[4](2019)在《大树小虫》文中认为第一章人物表以及人物表情的关键表述1.俞思语俞思语足月出生。分娩之前医院找了熟人,不料还是呛到羊水吸入胎粪,出生时没了呼吸,窒息十分钟,住进重症监护室。都以为她不行了,傍晚她却有了自主呼吸。次日又发烧、呕吐、四肢僵硬、哭声拉直,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从那时起直至今天,俞思语支气管与肺,都相当脆弱,只要伤风感冒,必久咳不愈,有时还会咯血,粉红色带泡沫痰那种,多年查无因,中西医皆难治愈,对空气要求高,易气短,常需深呼吸。

吴刘维[5](2018)在《午夜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蝴蝶匆来匆往,怎知世间炎凉。——老家民谚1雪梅电话进来时,我正伏在桌上打瞌睡,前天上午案发后,连续两天两晚没休息,瞌睡就像蚂蟥,叮在身上捏不掉。雪梅说小童这两天神色不对,好像受了惊吓,见着医院走廊上贴的嫌犯头像,直打哆嗦,她怀疑小童前天上午一个人在现场,碰巧看到了什么。我一听,瞌睡立马跑了,起身从柜里拿出个纸包,放进背袋,纸包里有四万元,预备给小童做手术用的,这几天太忙,一直没时间送过去。

何也[6](2017)在《嘎山》文中提出师徒之旅1像往时一样,清光绪乙未年初秋的一个圩日,凌子罟来到兜螺圩。缪家老宅在兜螺圩桥头。赴圩客过桥,直冲缪家而来,到了门口才转向圩尾街。住桥头老宅的缪家人,多少也算是认得字的,可这家人连吃饭嘬汤也要呕呃1,残老病死不经事,已破落得差不多了。直到前些年,圩日到兜螺圩摆命相摊的凌

张帅[7](2017)在《老人群体与地方社会的历史记忆》文中指出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的自然村八陡庄地处鲁中山区,属孝妇河流域,民间传说为颜文姜娘家村所在地,是颜文姜传说与信仰的核心地带之一。八陡庄所在的博山地区因区内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工场手工业的早期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经济和文化特色,并在德日等列强的侵略和开发中较早开进入了工业化发展阶段,八陡庄的民众因此而拥有了独特的人生历程。进入新时期以后,随着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八陡庄也在政治、区划、经济方面迎来了全方位的变革,开始由一个与工业化相结合的历史阶段转入到一个与新兴城市更加紧密结合的现实阶段,这也就意味着八陡庄原有的生活和文化空间存在着被城市文化所逐渐溶解的极大可能性,村落的传统文化传承也面临着断裂的危机。正在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八陡庄经历过工业化时代的老人们开始积极地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作用。本文所关注的正是从乡土社会中走入现代的老人群体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的具体作为和作用。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关注的老人群体具有独特性的一面,成长于传统乡土社会的他们普遍都在区域社会的发展中受到了工业化的影响,从而具有了亦工亦农的身份属性。到了社会急剧变迁的新时期,他们又进入了以城乡一体化为特征的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阶段,他们既拥有了历史变迁见证者的身份,又成为诞生于农耕文明的传统民俗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主导者和权威解释者。也就是说在他们的记忆中,既有着个人参与工业化进程的生活历史,也包含着地域社会的古老的社会发展历史。短时段的个人生活史与长时段的历史经验相互交织,共同存在是老人群体的历史记忆的重要特征。两种不同的历史记忆在老人们的实践中分别发挥了不同的重要作用,前者深刻的影响了记忆主体的日常生活和行为选择;而后者则通常会成为乡村社会中的日常生活知识而左右民众的生活,能给予社会共同体一个更具有核心价值和传统规范的神圣化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之中,不同社会经历的人可以拥有不同的短时段历史记忆,但是大家所遵循的生活知识是基本相同的,往往与长久的历史记忆连在一起,所以说长时段的历史记忆反而更加具有影响现实生活的功用。为了更好地说明老人群体如何以长时段的历史记忆作用于当下社会现实,本文特意选取了八陡庄的颜文姜传说与信仰仪式为个案。颜文姜传说是在博山地区非常被突出强调的地方性传说,虽然与梁祝化蝶、白蛇传等传说相比,流布的地域范围非常有限,但是它对特定地方社会的建构所起到的重大作用是全国性的传说所无法比拟的。八陡庄以传说中颜文姜娘家村的身份而进入博山颜文姜信仰的核心圈,使得村落在整个博山的文化建设与发展中始终占据了重要地位,八陡庄内的两个行政村青石关村与阁子前村围绕"谁是颜文姜的正娘家"而产生的博弈性叙事不断丰富了传说的内容,也体现了传说对于当前社会发展的历史意义。八陡庄的老人群体所参与的"接颜奶奶回家歇伏"的仪式也是在颜文姜传说的基础之上诞生和被改造的,老人们年复一年的组织和参与仪式强化了自身的身体对于有关地方社会由来的神异历史的认同和体验,所以说仪式也是一种记忆历史的方式,而且仪式能够形成一个记忆之场,包容了各种各样的记忆。总之,在老人群体的历史记忆中至少包含了两种方式,一种是与个人人生经历相关的短时段历史记忆,一种是在地域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渐积累下来的长时段的历史记忆。对于八陡庄的老人群体来说,短时段的历史记忆就是他们参与工业化进程的个人生活史,长时段历史记忆就是八陡庄农耕文明时期延续至今的农耕民俗文化与知识,这两种历史记忆统一为老人群体的生活记忆存在于他们的身体之中,呈现于日常生活,实际上民众所追求的并不是历史的真实,而是一种"历史感",以赋予当前社会发展以历史的意义,从而在满足个人情感,维护村落共同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农村即将被溶解的社会现实,乡村的历史记忆必然会成为当代人最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一,村落中的老人群体非常自觉承担起了传承与维护一个地方社会历史记忆的重大责任,这种在社会巨变时代的抗争性文化实践所展现出来的伟大力量和崇高情怀在当前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别具一番悲壮的意味,直击人心。对这种行为的关注和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今天群众所进行的自下而上的社会实践所具有的时代与现实意义的理解。本文的文章结构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正文,含五个章节;第三部分为结论。绪论主要包括选题的缘起与意义、相关学术史梳理以及对本文研究方法的有关说明。首先描述了对田野点的主观印象以及进入田野点的过程,并从学理上讲述了选择历史记忆作为研究课题的原因,进而对以村落政治和历史记忆为主题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梳理,最后对本文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做出一定说明。正文部分第一章为"博山地区工业化历史的民间记忆",分别从地理区位、城镇化开端、劳作模式变化、日常生活转变等方面描述了博山地区工业化的发展历史,本章既将博山的工业化进程当成一种历史现实,又将其作为民众内心中的历史记忆来看待,因此在行文中尤其注意呈现来自不同民众的鲜明的历史叙事。第二章为"长时段历史记忆与民俗文化",分别从待客与节日、修庙与拜庙、老人在民俗文化中的地位等方面来描述包含在农耕民俗文化传统之中的长时段历史记忆,并指出老人群体是长时段历史记忆的主导者和权威解释者。第三章为"亦工亦农的老人群体",本章将更多地笔触用于描述村落中具体的、小写的"人"的行为与话语,通过对不同身份的个人生活史的客观呈现来反映地方社会来自最底层的也是最真实的生活状态。根据对老人不同类别、老人群体的组织与活动的分析,指出"亦工亦农"既是对老人群体特殊身份属性的概括,又说明了作为文化主体的老人群体所具有的双重历史记忆身份。第四章为"老人群体与颜文姜传说在当下的演绎",首先对颜文姜信仰的仪式活动和场所做出说明;其次以青石关村和阁子前村围绕"谁是娘家村"所产生的话语重构与博弈,一方面呈现出颜文姜传说在村落中的文本演变,另一方面分析了不同群体围绕神圣资本的不同运作方式;最后通过对仪式过程的介绍和对参与仪式的人的具体行为的描述来展现老人群体在"接颜奶奶回家歇伏"这个记忆之场中的身体实践。第五章为"老人群体的历史观与历史记忆",提出并从学理上说明了老人群体中存在的短时段历史记忆与长时段历史记忆的两种历史观。重点分析以老年人为主体的民众如何选择、经营和再造历史记忆,又如何赋予现实以历史感,或者赋予历史以现实意义,从而使历史记忆在村落集体认同的构建中发挥作用。第三部分为论文结论,将老人群体关于历史记忆的实践行为定义为社会巨变时代的抗争性文化实践,强调了老人群体关于长时短、神异性历史记忆实践活动所具有的当代价值,最后指出面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文化建设的课题,学者和其他精英群体应该充分理解并尊重民间记忆主体的文化自觉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民间的历史记忆,也才能更好地得知民众如何通过历史记忆赋予农村一种村落共同体共有的核心价值观,从而更加科学的认识农村的文化建设。

陈宜新[8](2016)在《我的堂兄刘家桥》文中认为一我堂兄刘家桥是我大爷和我大娘唯一的孩子,是我们老刘家第一个高中生,也是我们鲁西南金成县刘家集镇刘家村的第一个高中生。1964年7月从金成县第一中学甲班高中毕业。我堂兄刘家桥天资聪慧,长得又一表人才,深得老师的喜欢。学习委员、班长、学校团支部副书记,一路走来,步步都很优秀,毕业那年又入了党,按学习成绩,考一所名牌大学一

雷立刚[9](2014)在《万物枯荣——一个草根股民的沉浮人生》文中提出题记物质的倾向是湮灭灵魂,而灵魂如何抗拒被湮灭的命运?一颗跳动的心,一个真实的灵魂,在股市与生活的道路上,陷入了怎样一个又一个命中注定般的陷阱——他曾鄙视物质,却反被物质压迫;他曾拒绝平庸,却反被平庸吞噬……而这依然不驯服的灵魂,该如何抵抗被湮

王妹英[10](2014)在《山川记》文中指出第一章那年初春,荞麦地里正下种,土地一片淡黄。东明的妈扶着下荞麦种的犁耙,嘴里一时想吃酸。看见崖边一棵干掉的酸枣树上,挂了几颗红酸枣,爬上土坡,够了一颗干酸枣,想填进嘴里。手还没有来得及靠近嘴边,滑了一足,蹬出一米开外,老粗布裤子扯开裤裆:肚子里一阵剧痛,泥地里挣扎半

二、让老同志欢欢喜喜过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老同志欢欢喜喜过节(论文提纲范文)

(1)现在到永远——南医大女生被害案侦破全景纪实(长篇纪实连载)(论文提纲范文)

第十二章科隆小镇的黑松林
第十三章搂草打兔子
第十四章一念一世界
第十五章女儿,妈妈一直都在
第十六章刑警的脚步
第十七章再出发
第十八章临门一脚——天下刑警是一家

(2)铜行里(论文提纲范文)

楔子
第一章软铜册
第二章葑菲
第三章软绣
第四章九佬
第五章门外徒
第六章十八匠
第七章街坊(上)
第八章街坊(下)
第九章号嘴
第十章老雪
第十一章令狐平
第十二章韩干部
第十三章下西南
第十四章七七级
第十五章泥稿
第十六章陶金
第十七章活墙
尾声

(3)汪曾祺作品中的修改和重写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的创作起点
    第一节 《老鲁》与汪曾祺40年代的创作转型
    第二节 《鸡鸭名家》的叙述语言变化
    第三节 两个时期小说的修改过程对照
第二章 主题与结构的变化
    第一节 从《灯下》到两篇《异秉》
    第二节 《职业》《戴车匠》中环境的作用与职业的关系
    第三节 散漫的结构与“笔记体”传统
第三章 80年代的情感总和
    第一节 《受戒》《岁寒三友》中的温暖人情
    第二节 用新的情感重新审视昆明生活
    第三节 80年代的情感与汪曾祺的现实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大树小虫(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人物表以及人物表情的关键表述
    1.俞思语
    2.钟鑫涛
    3.钟欣婷
    4.格瑞丝
    5.钟永胜
    6.高红
    7.俞亚洲任菲菲
    8.俞爷爷俞奶奶
第二章故事只是男女主角2015年度实施造人计划始末
    1.2015年1月没怀上
    2.2015年2月没怀上
    3.2015年3月没怀上
    4.2015年4月没怀上
    5.2015年5月没怀上
    6.2015年6月没怀上
    7.2015年7月没怀上
    8.2015年8月没怀上
    9.2015年9月没怀上
    10.2015年10月没怀上
    11.2015年11月没怀上
    12.2015年12月真相大白

(7)老人群体与地方社会的历史记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一、对当下家乡民俗文化的关注
        二、民俗学对地方历史记忆方式的关注
    第二节 相关学术史梳理
        一、乡土社会的变迁研究
        二、历史记忆的建构与乡土社会的变迁
    第三节 本文研究方法的有关说明
        一、集体与个人:村落中的不同叙事
        二、注重感受的民俗志书写
        三、民众记忆与生活实践
第一章 博山地区工业化历史的民间记忆
    第一节 地理区位:孝妇河与八陡庄
        一、多山少田的博山
        二、博山的母亲河——孝妇河
        三、处在孝妇河上源的八陡庄
    第二节 城镇化的开端
        一、从颜神镇到博山县
        二、从八陡庄到八陡镇
    第三节 劳作模式的变化
        一、"八陡镰刀硬又快,割草砍柴都不赖"
        二、"八陡的醋瓶——好嘴儿"
        三、"黑山煤矿老了"
    第四节 工业化环境与日常生活变化
        一、"八陡大街五里长,打尖住店的排成行"
        二、四通八达的道路
        三、不再都是青砖黛瓦
        四、"一个家庭,两种制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长时段历史记忆与民俗文化
    第一节 待客与节日:礼仪制度的日常表现
        一、"四四席"的讲究
        二、婚礼中的"油客"与"陪客"
        三、"过节烧包"
    第二节 修庙与拜庙:制度的神圣化
        一、王老太太的传奇
        二、乐此不疲的修庙
        三、"拜庙走四方"
    第三节 主导者与解释者:老人在民俗文化中的地位
        一、传统礼仪的展示与解释
        二、老人的礼仪运用
    本章小节
第三章 亦工亦农的老人群体
    第一节 是工人还是农民?
        一、退休与老了
        二、在工人和农民之间的不同身份感
    第二节 老人群体的组织与活动
        一、老人聚会的场所
        二、青石关村的老人会
        三、老人会内部的矛盾冲突
        四、老人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担当
        五、老人与农村文化建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老人群体与颜文姜传说在当下的演绎
    第一节 八陡庄颜文姜信仰概述
        一、颜文姜信仰的主要仪式活动
        二、颜文姜信仰的主要活动场所
    第二节 "谁是娘家村?":话语重构与博弈
        一、孝妇颜文姜:身世传说与地方社会
        二、青石关村老人会的运作
        三、申遗:阁子前的文化书写
    第三节 "接颜奶奶回家歇伏":记忆之场中的身体实践
        一、"接颜奶奶回家歇伏"仪式白描
        二、老人群体的身体实践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老人群体的历史观与历史记忆
    第一节 老人群体的历史观
    第二节 历史记忆的描述、再造与运用
        一、记忆历史的理由
        二、历史记忆的选择与再造
        三、历史记忆的运用
        四、乡土社会变迁中的历史记忆与村落集体认同
    本章小结
结论
    一、老人群体:乡土文化生活传承的担当者
    二、长时段、神异性历史记忆的当代价值
    三、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
附录
    一、颜文姜传说的历史演变
    二、颜文姜信仰的兴起与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万物枯荣——一个草根股民的沉浮人生(论文提纲范文)

题记
一、时间
二、命运
三、感恩
四、死过一次
五、陆公子
六、热爱自由
七、蒋处长
八、旁观者
九、新股民
十、简潞
十一、老童
十二、九七年
十三、韭菜
十四、那年烟花特别多
十五、总有一个陷阱等在你前面
十六、结婚
十七、小贾
十八、信使
十九、顺势
二十、偷心窃贼
二十一、远离股票的日子
二十二、下派
二十三、新千年
二十四、辞职
二十五、破碎之夜
二十六、荒芜丛林
二十七、去别处
二十八、破碎虚空
二十九、戒掉理想
三十、熟悉与陌生
三十一、穿越低谷
三十二、卓泓
三十三、牛市前夕
三十四、卖房炒股
三十五、思维烙印
三十六、转机
三十七、得与失
三十八、买房圆谎
三十九、如果爱
四十、女神
四十一、花期
四十二、恐惧
四十三、坏女人
四十四、贪婪
四十五、三只鹰
四十六、波罗
四十七、琥珀
四十八、离开学院
四十九、感谢时光
五十、在一起
五十一、路虎
五十二、热潮
五十三、飞蛾扑火
五十四、股灾
五十五、罪人
五十六、雨滴
五十七、消失
尾声

四、让老同志欢欢喜喜过节(论文参考文献)

  • [1]现在到永远——南医大女生被害案侦破全景纪实(长篇纪实连载)[J]. 许丽晴. 啄木鸟, 2021(09)
  • [2]铜行里[J]. 老藤. 芒种, 2021(06)
  • [3]汪曾祺作品中的修改和重写现象[D]. 李诗頔.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大树小虫[J]. 池莉.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9(06)
  • [5]午夜课[J]. 吴刘维. 百花洲, 2018(05)
  • [6]嘎山[J]. 何也. 雨花, 2017(16)
  • [7]老人群体与地方社会的历史记忆[D]. 张帅. 山东大学, 2017(08)
  • [8]我的堂兄刘家桥[J]. 陈宜新. 时代文学, 2016(08)
  • [9]万物枯荣——一个草根股民的沉浮人生[J]. 雷立刚.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4(03)
  • [10]山川记[J]. 王妹英. 中国作家, 2014(07)

标签:;  ;  ;  

祝老同志节日快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