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丘陵区果草复合管理综合效果研究

干旱丘陵区果草复合管理综合效果研究

一、干旱丘陵区果草复合经营综合效应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曹铨[1](2020)在《黄土高原苹果树/鸭茅复合系统产量、光能利用及蒸散发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果园生草模式不仅可以增强果园的生态服务功能,还能生产饲草、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庆阳南部是我国重要的苹果产区之一,苹果种植多以旱作为主,生草对果园产量和土壤水分平衡过程的影响机理仍不清晰,果园生草管理模式还不成熟。本研究在甘肃庆阳西峰(多年平均降雨为527 mm)11龄苹果(Malus pumila M.cv Qingguan)园中开展,设置鸭茅常规刈割(苹果树生育期刈割2-4次)和鸭茅加强刈割(苹果树生育期刈割4-6次)两种处理,以苹果园清耕处理为对照,于2016-2018年(降雨量分别为478、746和574 mm)在果树生育期监测苹果树/鸭茅复合系统产量、冠层结构、光能利用、水分动态、苹果树细根长密度及蒸发蒸腾等指标,旨在厘清苹果树/鸭茅复合系统产量、光能利用、水分消耗特征与其关键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阐明生草影响果园水分平衡和苹果产量的机制,为黄土高原苹果园生草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2016-2018年果园行间种植鸭茅对苹果产量、苹果的单果重、果径、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滴定酸含量均无显着影响(P>0.05);三年间苹果树/鸭茅复合系统中干草产量达到2.07-6.32 t hm-2。2016和2017年加强刈割较常规刈割分别使鸭茅的干物质产量提高了11.5%和45.9%,2018年刈割频率对鸭茅的产量无显着影响(P>0.05)。行间种植鸭茅改变了苹果园光合有效辐射(PAR)分配格局、提高光能利用效率。2016-2018年苹果树生育期果树冠层累计PAR截获量分别占总PAR的37.8%-44.3%。鸭茅的PAR截获量占总PAR的18.2-24.3%。苹果树生育期内加强刈割处理下鸭茅的叶面积指数较常规刈割处理分别降低14.1%-34.0%,PAR截获量分别减少8.7%-16.5%,光能利用效率分别提高6.3%-33.5%。2.种植鸭茅对苹果园土壤水分动态及土壤水分平衡的影响效应受苹果树生育期降雨分布的影响。鸭茅对果园0-80 cm土层水分变化的影响较大,对80-160cm土层水分变化影响较小。行间种植鸭茅在干旱时期降低了0-80 cm土层水分含量,而在多雨时期可增加0-80 cm土层水分含量。分析苹果树生育期土壤水分平衡特征发现,行间种植鸭茅在2016年不仅显着增加了苹果树行间0-100 cm土层水分的消耗(P<0.05),也显着增加了苹果树行上0-200 cm土层水分的消耗(P<0.05),对深层水分含量无影响;2017年对行间各土层以及苹果树行上0-100 cm土层含水量无影响,但是显着减少了苹果树行上100-300 cm土层水分补给(P<0.05);2018年仅增加了行间0-100 cm土层水分消耗,对苹果树行间深层土壤水分和苹果树行上各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均无影响。增加鸭茅刈割频率有助于在2016年减少对苹果树行间和苹果树行上0-100 cm土层水分的消耗,在2017年增加对苹果树行上100-200 cm土层水分的补给。3.种植鸭茅改变了果园蒸发和蒸腾的分配关系,但在加强刈割处理下没有显着影响果园总蒸散量。与清耕模式相比,2016-2018年常规刈割处理下苹果树冠层下蒸散量分别增加了19.1%、6.4%和11.4%;加强刈割处理苹果树冠层下蒸散量分别增加了11.8%、2.3%和9.0%。常规刈割处理下果园总蒸散量仅在2016显着高于加强刈割和清耕处理,其余年份总蒸散量在处理间无显着差异(P>0.05)。两种刈割处理下苹果树蒸腾量仅在2018年显着低于清耕处理(P<0.05),其余两个年份苹果树蒸腾量在处理间均无显着差异。4.2018年连续测定的苹果树蒸腾量的结果表明常规刈割处理下每月苹果树的日平均蒸腾速率仅在干旱时期显着低于清耕处理(P<0.05)。苹果树的蒸腾速率与苹果树叶面积指数、太阳净辐射、大气温度、大气水汽压差以及0-160cm土层含水量均显着相关。根据苹果树和鸭茅的叶面积指数变化改进的双作物系数法能够用于估算苹果树/鸭茅复合系统和清耕果园蒸散量及其分配。5.与清耕相比,苹果树行间种植鸭茅后,2016年显着促进了土壤深层(100-300 cm)苹果树细根长生长,对行上深层细根长密度影响显着(P<0.05),对行间深层细根长密度的影响不显着(P>0.05);2018年显着抑制了行间深层苹果树细根长密度(P<0.05),但对苹果树行上深层苹果树细根长密度的影响不显着(P>0.05)。农林复合系统中苹果树细根生长对降雨的响应有助于在不同降雨年份改变苹果树水分利用策略。综上,本研究表明黄土高原地区苹果园行间种植鸭茅可提高果园光能截获利用效率、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降雨利用效率,通过分析苹果园生草复合系统冠层结构、根系分布及资源利用过程,阐明了旱作条件下行间生草影响果园蒸散发格局和果园生产力的机理。因此,我们建议在黄土高原地区实施苹果园行间生草管理模式以同步提高当地苹果产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何方燕[2](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基于土壤水赋存的混农林配置机理与技术》文中研究指明水既是引发石漠化的驱动力之一,也是喀斯特生境重建与植被恢复的关键限制因子。喀斯特地区土壤保水能力差,地表水资源匮乏,传统的混农林模式由于配置不合理,导致了一系列生态问题。根据地理学、水文学、生态学等交叉学科为理论支撑,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环境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针对混农林配置机理不清、结构配置不合理、配置技术匮乏的问题,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通过间作试验,围绕石漠化治理中基于土壤水赋存的混农林配置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研究工作。重点从混农林业在持续干旱条件下的土壤水赋存效应、土壤水赋存的混农林配置机理、土壤水的赋存机制、节水型混农林的配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国家石漠化治理工程提供科技参考。(1)混农林的配置机理主要体现在混农林对喀斯特异质土壤水分环境的适应性。持续干旱条件下,土壤水分从表层开始被消耗,与单作相比,各混农林模式的土壤水分损失率较低,表明混农林业通过延缓土壤水分的损失速度,来适应喀斯特持续干旱的土壤水分环境。在关岭-贞丰花江,表层及第二层土壤水分在持续干旱4天左右的损失率较大,而毕节撒拉溪与施秉喀斯特区表层及第二层土壤水分在持续干旱7天左右损失率较大,持续干旱10天后,各混农林模式土壤水分含量仍高于相应单作模式,表明经果林下间作可增强混农林系统的抗旱能力,产生良好的土壤水赋存效应。(2)混农林业可增强土壤水的赋存能力。从水源涵养功能指数来看,撒拉溪表现为:核桃+黑麦草(0.9)>核桃+高羊茅(0.48)>核桃+大豆(0.4)>核桃+土豆(0.28)>核桃单作(0.08),花江:花椒+辣椒(0.83)>花椒+花生(0.79)>火龙果+红薯(0.5)>花椒单作(0.36)>火龙果单作(0.17),施秉:梨+黑麦草(0.78)>梨+太子参(0.73)>梨+大豆(0.61)>梨单作(0.01),可见混农林模式具有比单作模式更强的土壤水赋存能力,其中,间作黑麦草表现的土壤水赋存能力最为突出。研究表明,混农林对土壤水赋存的影响机制表现为,混农林通过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增加土壤水的赋存能力,降低土壤无效蒸发来促进土壤水的赋存。(3)混农林具有改善经济林地土壤入渗性能的作用,但改善程度因经济林下不同的间作植被而存在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了计算土壤入渗性能的综合参数,撒拉溪为:0.251β1+0.249β2+0.257β3+0.257β4,花江为:0.251β1+0.25β2+0.253β3+0.252β4,施秉为:0.25β1+0.25β2+0.252β3+0.251β4。模式综合得分在撒拉溪为:核桃+高羊茅(1.6035)>核桃+黑麦草(1.2283)>核桃+大豆(0.8123)>核桃+土豆(0.8084)>核桃单作(0.6522),花江为:花椒+辣椒(1.4199)>花椒+花生(1.3345)>火龙果+红薯(1.2881)>花椒单作(0.8439)>火龙果单作(0.5996),施秉为:梨+太子参(0.4046)>梨+黑麦草(0.3563)>梨+大豆(0.2088)>梨单作(0.1746)。(4)混农林对土壤蒸发具有抑制作用,但因不同的混农林模式而存在差异。混农林复合经营在土壤表面形成一道植物隔离层,阻碍了土壤与大气间的水热交换,具有明显降低地温、辐射的作用,并可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晴天,各模式的日蒸发量在14:00左右存在一个明显的峰值,而阴天,各模式的变化曲线较为平滑,未出现明显的峰值。混农林业对土壤蒸发具有抑制作用,但不同的混农林模式存在差异,在花江火龙果下间作红薯具有最强的土壤蒸发抑制能力,撒拉溪和施秉林草模式的蒸发抑制能力最强。(5)提出并优化了基于土壤水赋存的混农林配置技术,且技术验证效果良好。通过在喀斯特高原峡谷区、喀斯特高原山地区及白云岩喀斯特区进行应用验证,共建成山地混农林配置示范面积约23 hm2,在生态、产出及老百姓认可度方面产生了明显成效。示范点生态得到明显改善,混农林地土壤容重减小,孔隙度得以改善,土壤水的赋存能力得到整体提升;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老百姓的获得感;最后,老百姓积极地参加混农林复合经营。

贾如浩[3](2020)在《时空配置改变对果农复合系统土壤水及固碳速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黄土高原是全球集中连片种植苹果的最大区域,苹果种植已成为应对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后耕地大面积减少问题的有效措施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但由于该地区自然降水特征以及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导致当地旱作苹果园土壤水分环境状况恶化和土壤有机碳库亏缺等问题。农林复合系统兼具土壤水分调控和固碳两大作用,但该地区复合系统组分间高耗水生育期基本重合,势必会增加土壤水分竞争作用发生几率。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以黄土高原旱作苹果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间作发生时间和间作密度建立了一种新型的果农复合系统,采用田间定位观测及实地取样的手段,系统的研究了复合系统土壤水及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研究设置了4个处理:苹果行间间作高密度油菜(AHR)、苹果行间间作中密度油菜(AMR)、苹果行间间作低密度油菜(ALR)、并以行间清耕(CK)为对照。本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探明了各处理土壤水分效应及年际调控作用。对于平水年(2018年)间作期,苹果树位置土壤水分效应值为AHR(0.9%)>AMR(-1.9%)>ALR(-4.2%);间作边缘土壤水分效应值为AHR(1.8%)>AMR(-2.2%)>ALR(-5.6%);行间土壤水分效应值为AHR(-3.5%)>AMR(-6.1%)>ALR(-6.6%)。对于丰水年(2019年)间作期,苹果树土壤水分效应值为ALR(2.3%)>AMR(-1.2%)>AHR(-2.8%);间作边缘土壤水分效应值为AMR(1.0%)>ALR(-0.1%)>AHR(-0.7%);行间土壤水分效应值为ALR(2.0%)>AHR(-0.3%)>AMR(-2.6%)。对于非间作期,三种间作处理均为正效应,且AHR正效应远大于ALR和AMR。负效应主要集中在0-100 cm土层,100-200 cm土层更多的表现为正效应。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表明,行间作物对土壤水的消耗主要集中在0-100 cm土层,同时AHR间作处理明显减小了苹果树休眠期的土壤储水量损失。(2)明确了种间土壤水分竞争关系。平水年RSWD值波动大于丰水年,且平水年与丰水年相比其极小值要远小于丰水年,平水年会产生更激烈的竞争作用。三种处理竞争均主要发生在0-100 cm土层与根系重叠层一致,而100-200 cm土层更多的表现为促进作用。三种间作密度中,ALR处理竞争作用最大,AMR次之,AHR竞争作用最小,对于ALR,其竞争主要发生区域为间作边缘位置,对于AMR和AHR而言,间作行间是其主要的竞争发生位置。(3)阐明了复合系统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三种间作处理相对于CK而言,均显着提高了0-1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同时,明显提高了0-100 cm土层有机碳储量。不同间作密度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增长速率差异较大,表现为间作密度越高,增长速率越快。土壤有机碳含量增长速率与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油菜根长密度、粉粒含量、粘粒含量均为正相关关系,与土壤p H、土壤砂粒含量及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关系。地上生物量对土壤有机碳增长速率解释度最高且显着,为41.9%。综上所述,考虑了三种间作系统的土壤水分效应、土壤水分竞争关系和土壤有机碳变化,在黄土高原旱作苹果园实施秋季间作高密度油菜的复合系统模式,有利于改善苹果园土壤水分环境,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但丰水年应适当减小间作密度,避免土壤水负效应的产生。

凌强[4](2020)在《黄土丘陵区红枣林农林复合系统生态水文过程与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间作复合系统具有改变土壤微环境、保蓄土壤水分、降低土壤蒸发和改变系统小气候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过度水分消耗和水分竞争的问题,然而在旱地果园实行间作复合经营的可行性研究较为薄弱。在黄土丘陵区,降水是农业和植被生长的唯一来源,雨养枣园的长期清耕管理导致了严重的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等问题,影响了枣园经济效益和生态功能。因此本研究将经济农作物饲料油菜和黄花菜引入到黄土丘陵区雨养枣园,构建两种农林复合系统,通过连续4年土壤水分、果园蒸散、果树生长的定位监测、以及土壤理化特性和细根分布等测定,系统研究红枣林行间作物间作对果园土壤理化特征、根系分布、剖面土壤水分和果园蒸腾动态过程影响,评价两种间作复合系统枣园水分利用状况和生态效益。(1)厘清了作物间作对红枣林复合系统土壤质量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在枣树冠层下,饲料油菜处理和黄花菜处理土壤田间持水量分别增加3.4%和2.3%;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别降低31.7%和33.4%;土壤阳离子交换分别提高28.6%和17.0%。在行间,饲料油菜处理和黄花菜处理土壤容重分别降低5.5%和2.9%;土壤田间持水量分别增加11.9%和9.4%;土壤饱和导水率分别增加29.1%和27.2%;土壤速效氮分别增加167.0%和78.7%;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53.4%和36.1%;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分别提高了12.3%和降低了3.9%。(2)探明了红枣林间作复合系统土壤水分调控效应与种间水分竞争协同关系。在枣树冠层下,两种间作复合系统0-6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均要显着高(p<0.05)于对照处理。在枣树行间,两种间作系统与0-6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在研究期间均显着高(p<0.05)于对照处理;但黄花菜间作复合系统60-18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均显着低(p<0.05)于对照处理,饲料油菜间作复合系统则在2015-2017年显着低于(p<0.05)对照。构建了土壤水分相对差分指标(SWDR),判断土壤水分竞争发生与否及其强弱,研究期内枣树与饲料油菜之间不存在显着土壤水分竞争,而枣树与黄花菜之间存在严重的水分竞争:其中,0-60 cm土层平均SWDR在-5.0%以内变化,竞争较弱,60-120 cm土层平均SWDR超过-5.0%,竞争强烈。四年内,土壤储水量变化量(?W)在树冠层下为-23.9%低于行间的-8.8%;干旱年后的两年中,各处理土壤储水量有所恢复,两种间作系统土壤储水量恢复速率(5.8%)快于对照处理(4.8%)。(3)阐明了作物间作对红枣林根系分布和土层干燥层影响。与对照相比,枣树冠层下,两种间作系统枣树细根根长密度在0-60 cm土层均显着增加;在行间,饲料油菜处理中枣树细根根长密度在0-60 cm土层显着增加,而黄花菜处理中,0-60 cm土层枣树根细根长密度显着减少,但是120-300 cm土层枣树细根根长密度显着增加。饲料油菜处理枣树冠层下和行间土壤干燥层相比对照分别降低50 cm和62.5 cm深度;黄花菜处理仅降低了行间土壤干燥层,其深度为65 cm,但相应土层土壤水分与对照处理差异较小。(4)明晰了作物间作对枣树耗水的影响。四年内饲料油菜处理和黄花菜处理枣树蒸腾量分别比对照处理提高了22.0%和20.9%。在干旱年,各处理中枣树蒸腾速率在6-7月份受到明显抑制,但间作系统平均蒸腾速率(1.2 mm d-1)高于对照处理(0.9 mm d-1)。饱和水气压亏缺(VPD)、蒸腾变量(VT)和总辐射(RS)是枣树蒸腾速率重要的气象驱动因子,相比对照,饲料油菜和黄花菜处理下枣树蒸腾速率对气象因子反应的临界值更高。0-60 cm土层土壤储水量显着影响了枣树蒸腾量,间作系统为平水年和干旱年枣树蒸腾提供了更多的可用水分资源。(5)从模型角度,揭示间作复合系统对枣树蒸腾耗水影响机制。模型结果表明,整体上,三年内拟合结果均能满足模型精度要求,随验证年份增加,均方根误差RMSE和一致性系数d分别呈线性增加和降低趋势。平水年,两种间作系统枣树均表现为轻度水分胁迫,对照处理中枣树仍有中度水分胁迫状况;干旱年和干旱年之后的平水年,对照处理中枣树出现重度和中度水分胁迫状况,间作系统显着改善了枣树水分胁迫环境,增加了枣树蒸腾速率和蒸腾量,这与实测结果一致。验证了在间作系统中,枣树水分环境的改善,减轻了枣树受到的水分胁迫程度,最终增加枣树蒸腾量。以上研究表明,间复合系统作为一种经济可行的果园管理措施,对半干旱雨养果园改善枣树土壤水分状况,增加枣树蒸腾量和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有重要作用。相比黄花菜,饲料油菜对土壤微环境改善程度更高,与枣树土壤水分竞争更弱,同时更明显的降低了果园土壤干燥层,因此,在黄土丘陵区雨养果园,枣树/饲料油菜间作复合系统能够实现水分资源利用最大化(养水)和竞争最小化(争水),有利于实现枣园可持续发展目标。

王钰[5](2020)在《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分析与评价》文中提出循环农业的生产实践与理论研究是中国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陕西省中部地区正全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积极开展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生产实践,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但理论基础研究薄弱,对循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循环特征、能量流动特征、资金流动特征、生态环境效益等掌握有限,缺乏与生产实践相同步的认知和综合评价。本文选取了陕西省中部地区以农村庭院为主体的“猪-沼-粮”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农村庭院模式Ⅰ)、“猪-沼-果”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农村庭院模式Ⅱ)、以丰润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态示范园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农业园区模式Ⅰ)、以宜君多层复合种养生态示范园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农业园区模式Ⅱ)和以恒盛养殖有限公司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龙头企业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模式的跟踪调查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应用物质流分析、能流分析、资金流分析、生命周期评价、能值分析方法对该区域不同生产规模、不同经营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物质转化效率、能量产投比、经济产投比、减排效益值、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特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和综合评价,得到如下结论:(1)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能够将系统产生的部分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实现物质和氮在模式内部的再循环、再利用,但是模式中物质和氮的主要来源仍是市场,主要包括水、饲料和化肥。在农业园区模式Ⅱ和龙头企业模式中沼肥完全替代了化肥,有利于农业的无害化生产,但两种模式中的种植子系统均出现了氮亏损的情况。龙头企业模式的物质转化效率是农村庭院模式Ⅱ的2.6倍、农业园区模式Ⅱ的25.6倍,但氮转化效率仅为农业园区模式Ⅱ的41.5%和农村庭院模式Ⅱ的65.0%。农业园区模式Ⅰ中种植子系统的氮肥投入量过大,使氮盈余量较大,全模式氮转化效率最低。(2)循环农业生产模式是以有机能投入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龙头企业模式有机能/无机能达到188.9,是农业园区模式Ⅱ的4.3倍,能流循环指数0.99,能流密度3.47 MJ/(m2·a),显示出较强的系统自我维持能力和稳定性。农村庭院模式Ⅰ和农业园区模式Ⅱ通过饲料自给和肥料自给,表现出较高的系统内依存度,是农业园区模式Ⅰ的6.0倍和4.1倍。农业园区模式Ⅰ各子系统均表现出良好的能量转化效率,全模式能量产投比最高,为0.99,分别是农村庭院模式Ⅰ、农村庭院模式Ⅱ、农业园区模式Ⅱ和龙头企业模式能量产投比的1.4倍、2.1倍、2.4倍和2.3倍。(3)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资金流动量大幅提升,模式的投资回收期和投资风险程度随之增长。龙头企业模式的总收入水平较高,模拟30年的累计净现值为4720万元,是农业园区模式Ⅰ的3.5倍。龙头企业模式通过大型沼气工程产出的沼气和电力,年节支44.5万元。购买饲料投入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现金流出项目,在龙头企业模式中模拟30年的饲料总投入占总现金流出量的90%。农业园区模式Ⅱ充分利用了种植子系统产出的废弃物作为畜禽饲料,减少了饲料成本,使模式表现出较好的成本利润率、经济产投比、年均收益率和资本金利润率。(4)同评价单元下,龙头企业模式中的大型沼气工程的沼气产出量约是农村庭院模式中户用沼气工程的2倍。大型沼气工程每处理1000 t猪粪便产出的沼气、电力和沼肥,可替代煤炭66 t、热力发电15.7万k Wh、化肥22 t,减缓能源耗竭4.60E+6MJ、温室效应4.22E+5 kg CO2-eq/FU、环境酸化2281 kg SO2-eq/FU、富营养化151 kg NO3--eq/FU、光化学氧化88 kg C2H4-eq/FU、人体毒性378 kg 1,4-DCB/FU。沼气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集中在沼气燃烧阶段、沼肥产出和使用阶段。综合考虑沼气工程环境污染排放和减排,沼气工程对能源耗竭、温室效应、环境酸化、富营养化和人体毒性环境影响类型有减缓作用,但增加了光化学氧化潜在影响。农业园区模式Ⅰ的沼肥产出量较低,沼肥产出和使用阶段产生的环境酸化和富营养化低于其他模式,使其环境效益综合值最大,为186.57,其次是龙头企业模式,为132.95。(5)农业园区模式和龙头企业模式中不可更新资源能值占较大比例,系统面临不可更新资源耗竭的风险和模式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压力高于农村庭院模式。种植子系统废弃物饲料化使农村庭院模式Ⅰ和农业园区模式Ⅱ表现出较好的能值自给能力,其产出能值反馈率是龙头企业模式的4.4倍和2.4倍。综合考虑环境负载、能值产出率和市场能值交易,农村庭院模式具有良好的生态可持续性。本研究完成了对陕西省中部地区以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中心的典型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物质循环特征、能量流动特征、预期经济效益、节能减排效益和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可以为区域循环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高婧婕[6](2020)在《黄土丘陵区农林复合系统空间格局分析与优化建议 ——以安塞区为例》文中提出农林复合系统作为一种高效农业发展模式,可以协调生态建设与粮食供求、经济增长的平衡关系,在受环境条件制约地区极具应用和推广意义。本研究以安塞地区农林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RS和GIS结合的技术手段,研究其在1999年实行退耕还林政策以来空间格局特征变化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并结合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对安塞区农林复合系统进行综合提升与优化配置,以期为陕北地区类似县区的农林复合系统发展提供借鉴。本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结论:(1)根据实际调研和已有研究资料汇总,对研究区域农林复合系统的景观构成和配置模式类型进行了分类分析。按照流域内农林景观要素配置比例和农林产业特征,将安塞区流域尺度的农林景观配置模式分为“耕地+苗圃模式”、“果园+X模式”、“棚栽+园艺模式”、“林草+畜牧模式”、高效循环模式5种。(2)通过遥感和Arc GIS,利用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分析农林复合系统其生存环境在1999—2018年的演变特征发现:1999年至2018年期间,耕地面积减少469.78km2,降幅58.46%;林地面积增幅48.81%;草地面积增加170.85km2,增幅11%;湿地面积增加1.19km2,增幅12.86%;建设用地增加8.86km2,增幅219.30%;未利用地增加1.11km2,增幅55.22%。在耕地面积由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大量减少后,更要优化耕地斑块的质量,提升单位面积生产力,保障现存耕地斑块生态安全。同时加强对各项土地利用的管控,使安塞区的经济、产业、人口的发展与增长在整体环境可承载范围内。(3)在1999-2018年,林地斑块一直处于优势景观地位,其次是耕地、草地。耕地的斑块密度值(ED)降幅明显,表明景观优势度下降;林地、草地湿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却有明显提升,表明景观优势度上升。耕地景观的最大斑块面积指数(LPI)下降幅度明显,表明耕地的优势度在整个安塞区的景观中下降明显,最大耕地面积明显变小;耕地、林地、草地的景观形状指数最大,居于前三,说明这三类土地景观在安塞地区整体状态稳定,内部生态系统较湿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抗干扰能力强;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的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FRAC_AM)的逐渐增加也表明了景观斑块的形状越来越复杂,不易受外界干扰。整体景观的蔓延度指数(CONTAG)值上升表明整体景观的聚集度上升,说明景观中的优势斑块连接性上升,景观中出现了大斑块,各类景观趋向于融合发展。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下降,表明人为活动对景观的干扰程度增强,由于景观类型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景观面积趋于均匀分布,整体景观异质性稍有减弱。(4)自1999年国家施行退耕还林政策以来,要求坡度大于25°的地方施行退耕还林还草。这引起了区域的产业特征、农户家庭生产等一系列的变化,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研发现,农林复合系统空间格局演变其背后受着政策、自然资源禀赋、人为驱动等多重因素驱动。有退耕还林、政府系列产业政策、发展规划、中央文件的出台、“三变改革”等政策推动,有坡度、坡向的自然禀赋驱动;有农村居民收入、农户生存现状、农业经营主体、农户意愿和选择等人为驱动;这些驱动因素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安塞区农林复合系统空间格局的演变。(5)最后,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和发展理念,从产业优化、生态建设、人才助力、组织提升、文化铸魂等角度对安塞地区农林复合系统提出建议措施进行整体系统全方位的优化提升。

陈正发[7](2019)在《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西南区是我国坡耕地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坡耕地是当地耕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耕地利用存在质量下降、空间破碎化、生态问题频发等问题,为此国家提出了实施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战略,并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作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战略支点。云南坡耕地具有分布面积广、坡度大、土壤侵蚀严重、季节性干旱频发、土壤质量偏低等特点。科学评价云南坡耕地质量状况,分析土壤侵蚀/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空间格局的影响机制是实现坡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通过数据采集、GIS空间建模与分析、模型计算等研究方法,在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分析基础上,建立省级尺度坡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对云南坡耕地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坡耕地质量的空间格局,从区域空间尺度探讨土壤侵蚀、农业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及空间耦合特征;并对区域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进行诊断,建立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体系及集成模式,研究可为云南坡耕地质量建设和水土生态环境整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云南坡耕地面积为472.55万hm2,占耕地比例69.79%。近35年来坡耕地与林地、草地、水田等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显着的动态转移过程,但转出与转入总体均衡,坡耕地分布重心轨迹呈现出由东北向西南方向移动趋势。坡耕地平均坡度为15.62°,78.96%的坡耕地坡度大于8°,>15°坡耕地比例达48.54%。在坡度级演变过程中,不同坡度分级的坡耕地动态度存在“减小→增大→减小”或“减小→增大→减小→增大”变化过程,<15°坡耕地面积呈增加趋势,而坡度>15°坡耕地面积呈减小趋势,>25°坡耕地动态度波动幅度最大。云南坡耕地分布集聚区呈现为4个显着的分布带,近35年坡耕地核密度分布变化较小,大部分区域坡耕地分布处于低密度区(核密度<12),高密度区(核密度>24)面积占比最小。坡耕地时空演变的主导性驱动力是人口和经济增长需求、玉米和小麦为主体的粮食增产需求、农业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需求,以及农业干旱导致的作物损失,其中人为因素在坡耕地时空演变中处于主导地位。(2)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辨识基于“要素-需求-调控”理论框架,云南坡耕地评价指标体系由有效土层厚度、耕层厚度、土壤容重、土壤质地、土壤pH值、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10℃积温、田块规整度、连片度、降雨量、灌溉保证率、田面坡度14个指标构成,以30m×30m栅格(像元)为评价单元,采用综合权重作为指标权重,以加权和法计算坡耕地质量指数(SIFI),对坡耕地质量变化特征进行评价。验证结果表明,坡耕地质量评价结果具有合理性。云南坡耕地质量指数SIFI分布在0.360.81之间,均值为0.59,大部分评价单元SIFI<0.6,不同评价单元SIFI差异显着。坡耕地5种主要土壤类型SIFI大小关系为:赤红壤>红壤>紫色土>黄壤>黄棕壤;SIFI变化与高程有关,在01000m高程内SIFI随高程增加呈增长趋势,在>1000m高程内SIFI随高程增加而减小。分别采用等距5等级划分法和10等级划分法对坡耕地质量等级进行划分。基于5等级划分法,云南坡耕地质量以“中等”、“较高”等级为主;基于10等级划分法,坡耕地质量等级以6等地、5等地、7等地、4等地为主,不同分区坡耕地质量等级的洛伦兹曲线均呈“S”型分布格局。两种质量等级划分结果均表明,云南坡耕地质量等级偏低。高斯模型可较好拟合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的变异函数,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处于中等自相关,气候条件、土壤属性、水分条件、空间形态等结构性因素对坡耕地空间异质性起主要作用。坡耕地质量等级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为0.8489,其空间分布存在显着的聚合特性,LISA集群类型以HH聚集和LL聚集为主。坡耕地质量等级冷热点分布差异显着,热点区主要分布在滇中区、南部边缘区,冷点区主要分布在滇西北区、滇东北区和滇西南区的部分区域。水分条件、光热条件、土壤侵蚀、土壤属性特征是影响云南坡耕地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土壤侵蚀、干旱缺水是制约云南坡耕地质量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3)土壤侵蚀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云南坡耕地土壤侵蚀量为376.57×106 t.a-1,平均侵蚀模数为7986.31 t/(km2.a),侵蚀面积比例为89.37%,多年平均流失土层厚度为7.31 mm/a;坡耕地土壤侵蚀主要来源于1525°、>25°、815°坡度级坡耕地上。随着坡度增加,对应坡度级坡耕地侵蚀面积比例、侵蚀强度、侵蚀量均呈现增加趋势,坡耕地土壤侵蚀、养分流失是区域侵蚀产沙和养分流失的主要来源。坡耕地质量指数与土壤侵蚀模数、流失土层厚度、养分流失模数呈显着负相关,二者可用指数函数较好拟合,流失土层厚度、有机质流失模数、土壤侵蚀模数对坡耕地质量指数的影响作用较大。流失土层厚度、土壤侵蚀模数主要通过影响坡耕地有效土层厚度、土壤容重等参数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土壤养分流失则通过影响坡耕地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等养分含量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9条路径完成,其影响总效应为-0.525。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均值为0.821±0.219,总体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坡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对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呈出显着的空间耦合响应特征;水土保持与坡耕地质量的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771±0.141,总体上处于良好的耦合协调状态,坡耕地土壤侵蚀治理与坡耕地质量提升之间存在较强的协调发展关系。(4)农业干旱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云南多年平均年有效降雨量为941.04mm,主要集中在夏季,有效降雨量分布呈现自西南向东北方向递减趋势。夏季作物生育期除4、5月外,大部分区域水分盈亏量大于0,而冬季作物生育期大部分区域水分盈亏量小于0。年尺度农业干旱主要处于“中旱”、“轻旱”和“正常”三个干旱等级,以“轻旱”区所占面积最大,中旱区所占面积最小;季节性干旱以春旱、冬旱为主,其干旱等级主要为“重旱”,夏季以水分盈余为主,秋季则以“中旱”、“轻旱”为主。坡耕地质量指数与年尺度、季节性干旱指数(水分盈亏指数)均呈显着正相关,二者可用线性函数较好拟合,干旱等级越高坡耕地质量越低;不同季节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农业干旱过程主要通过影响坡耕地的水分供给能力和土壤容重、pH值等土壤物理性状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高低。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3条路径完成,其总效应值为-0.608。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均值为0.955±0.091,大部分评价单元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坡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对农业干旱空间分布呈现出显着的空间耦合响应特征;不同区域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存在较大差异性,南部边缘区、滇西南区、滇东北区耦合度较高,而滇中区、滇西区耦合度相对较低。(5)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诊断及调控模式云南坡耕地质量障碍类型以侵蚀退化型、干旱缺水型、有机质缺乏型、养分贫乏型为主,不同分区障碍因素组合及其表现存在差异性。依据特征响应时间(CRT)和因子障碍度(OD)对因子的可调控性和调控优先度进行划分。坡耕地质量可调控因子由耕层厚度、土壤容重、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灌溉保证率、田面坡度构成,其中,田面坡度、土壤有机质、灌溉保证率、有效磷、速效钾、pH值为优先调控因子。坡耕地质量调控的目标是使可调控因子处于适宜范围,包括理想状态和实际状态两种情景模式。理想状态下云南坡耕地质量调控潜力为0.347,其质量等级可从现状的“中等”提升到“高”等级;实际状态下坡耕地质量调控的潜力为0.198,其质量等级可从现状“中等”提升到“较高”等级,实际状态调控潜力可作为坡耕地质量调控的参考依据。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由耕作措施、土壤培肥措施、工程措施、种植模式措施、林草措施构成,不同调控措施的保水、保土、保肥、改善耕层结构、增产效应存在差异,保水效应值在0.1570.521之间,保土效应值在0.1990.984之间,保肥效应值在0.1480.659之间,增产效应值在0.0310.655之间。根据不同分区坡耕地利用特征及障碍类型差异,集成了四种调控模式:“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土壤培肥”型模式(适用于滇中区、滇东南区)、“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生态退耕”型模式(适用于滇西南区、滇西区)、“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型模式(适用于南部边缘区),以及“生态退耕+坡改梯+土壤培肥”型模式(适用于滇东北区、滇西北区)。

周宣[8](2019)在《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节水调控效应研究 ——以苹果X大豆间作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求适于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的节水调控措施,于2017—2018年,在该地区选取了典型的幼龄苹果X大豆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覆盖与调亏灌溉两种节水措施,分析了不同节水调控措施对苹果和大豆生理生长特性、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耗水量、产量和水分利用等指标的影响。试验设置灌溉上限三水平:田间持水量的55%(W1,低水),70%(W2,中水)和85%(W3,高水),及两种覆盖材料:秸秆覆盖(M1)和地膜覆盖(M2)。结果表明:(1)试验期间土壤含水量最大均出现在秸秆覆盖中,与CK0处理相比,平均土壤含水量最高提高了 6.55%。覆盖、灌水和交互作用对土壤含水量均有显着影响,其中覆盖的影响程度最大。各处理土壤含水量随距树行距离的增加呈先减后增的趋势,0—30 cm 土层土壤水分波动较大,而30—60 cm 土层则相对稳定。秸秆覆盖的保水效果优于地膜覆盖,秸秆覆盖中M1W1和M1W3保水效果较好,而地膜覆盖中为M2W2处理。从全生育期的耗水量来看,M2W2处理的耗水量可较W3组减少约 30—50 mm。(2)节水调控措施增加了苹果和大豆总根长密度,扩大了苹果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根长分布。苹果根长密度与距树行距离呈负相关,而大豆则呈正相关,且均与垂直深度存在负相关关系。大豆鼓粒期土壤水分随距树行距离的增加先减后增,最小值为距树行1.5—2.0 m范围。聚类分析表明节水调控下苹果和大豆主要水分竞争区域为距树行0.5—1.5 m、垂直方向0—40 cm 土层范围内。M2W2处理苹果细根集中分布在20—40 cm 土层,大豆细根主要在0—20 cm 土层,根系错位分布缓解了种间水分竞争。(3)节水调控措施对植物叶绿素含量(SPAD)的影响程度较弱,苹果和大豆叶绿素含量最大均出现在地膜覆盖处理。节水调控提高了苹果和大豆的净光合速率(Pn)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LWUE),最大值均为M2W2处理,该处理下苹果和大豆的Pn、LWUE可较其余调控措施提高12.42%—22.51%、2.13%—35.13%。大豆Pn和LWUE均随距树行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而大豆SPAD含量与距树行距离之间无显着关系。地膜覆盖下W2、W3灌水组促进了苹果和大豆的生长。(4)M2W2处理具有最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综合2个生长季得出,该处理较 W1、W3 组增产 19.38%—72.91%,WUE 提高 17.63%—86.48%,较 CK1、CK2 处理增产 55.79%、28.76%,WUE 分别提高 41.38%、14.69%,与 CKO处理相比可增产52.93%,WUE可提高38.79%。净收益最大为M2W2处理,较W3组减少总投入30—650元.hm-2,净收益却可增加845.7—3890.0元.hm-2。秸秆覆盖的生产模式不利于提高净收益,M1W3处理的净收益达到最小甚至出现了亏本。本研究表明,覆膜结合中水灌溉的调控措施有效促进了苹果和大豆的生理生长,提高了间作系统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实现了节水、增产、高效和间作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分析得出,最适于本研究区苹果×大豆间作的节水调控措施为:全生育期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同时在分枝期和鼓粒期采用田间持水量的70%为灌水上限的灌溉制度,在提高经济收入的同时也能提高水分利用。本研究结果可为晋西黄土区农林复合系统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文雅琴[9](2019)在《基于喀斯特文化的农林复合机理与土壤环境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喀斯特区分布着大量的可溶性岩石,降雨丰富,且多侵蚀性降雨,环境容量低,人为活动的强烈干扰严重地破坏了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独特的自然地理因素加上不合理的人为活动,使得喀斯特区极易发生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形成岩石裸露的石漠化景象。水土流失、石漠化、贫困三大问题在喀斯特区相互交织,为了改善喀斯特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喀斯特区因地制宜,实施兼顾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的治理措施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研究依据生态学、系统学、经济学、水土保持学、社会学等理论,选取喀斯特高原山地毕节撒拉溪潜在-轻度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喀斯特高原峡谷关岭-贞丰花江中-强度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为研究区,通过问卷调查,阐明了研究区由传统种植模式到农林复合经营的转变历史、影响因素、农林复合经营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农户关于农林复合经营的基本社会意识特征及种植模式转变引起的文化变迁。并选取示范区典型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研究了其对研究区土壤养分及物理性状的影响。最后,针对问卷调查及实验观测结果,为示范区内农林复合经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研究结论如下:(1)喀斯特区脆弱的自然环境外加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所引起的水土流失及石漠化问题,原本耕作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促使研究区逐步形成了现有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政府政策是模式转变的首要驱动因素。地貌类型、水资源特征、海拔、坡度、石漠化等级等自然地理因素及示范区农户的环保意识、发展观念、政府政策、经济收入等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差异导致了两个示范区不同的农林复合经营及发展现状。毕节撒拉溪示范区内主要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为苹果+玉米+土豆、桑树+黑麦草、玫瑰+土豆、玫瑰+核桃+土豆+蔬菜、核桃+玉米、玫瑰+大蒜等;贞丰关岭-花江示范区内主要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为花椒+红薯、辣椒+红薯、火龙果+红薯、火龙果+花椒+红薯、金银花+花椒等。(2)问卷调查研究表明,喀斯特区农林复合经营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缺乏资金及技术支撑、与农业发展机构之间的联系薄弱、农户生产经营积极性不高、农户的对本土文化的认知程度低、环保意识不高、基础设施不齐全。这些问题导致农林复合经营的经济效益无法满足农户需求,阻碍了研究区农林复合经营的可持续发展。(3)喀斯特高原峡谷区不同农业种植模式下土壤中的养分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土壤养分具有“表聚性”。通过隶属度函数分析得出,土壤综合养分评价得分的大小为火龙果(0.838)>辣椒+红薯(0.744)>金银花+花椒(0.722)>火龙果+红薯(0.713)>火龙果+花椒+红薯(0.71)>花椒+火龙果(0.706)>花椒(0.679)>花椒+红薯(0.63)。总体上,不同农业种植模式下土壤养分的综合养分评价结果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与花椒单作相比,金银花+花椒模式土壤的综合养分有所改善,而花椒+红薯模式下土壤的综合养分有所降低。在相同的施肥与农业管理措施下,与单作相比,农林复合经营并不是绝对的会增加土壤的综合养分,也可能会降低土壤的综合养分。与火龙果单作相比,火龙果与其它作物的套种都使得土壤的综合养分降低。相比于单作,火龙果及花椒间作模式下的土壤基本物理性质都得到了改善。(4)喀斯特高原山地区不同农业种植模式的土壤养分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总体而言,土壤养分具有“表聚性”。不同农业种植模式下土壤综合养分得分为玉米(y)(0.689)>苹果+玉米+土豆(p+y+t)(0.676)>核桃+玉米(h+y)(0.673)>玫瑰+土豆(m+t)(0.647)>玫瑰(m)(0.636)>玫瑰+大蒜(m+d)(0.596)>玫瑰+核桃+土豆+蔬菜(m+h+t+s)(0.595)>桑树+黑麦草(s+h)(0.488)。总体而言,与单作相比,无论是林草模式还是玫瑰间作模式,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及土壤水分条件等都有所改善。(5)选取了喀斯特高原山地区8种典型种植模式,研究其土壤团聚体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干筛处理条件下,m+h+t+s,m+d以>5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最高,m+t以0.5-1mm的团聚体含量最高,其它模式均以2-5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最大;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D)为p+y+t>s+h>m+t>m>m+h+t+s>y>h+y>m+d。平均质量直径(MMD)在m+d样地中最大,在p+y+t中最小;几何平均直径(GMD)的大小为m+d>y>m+h+t+s>s+h>m>m+t>p+y+t>h+y。湿筛处理下,土壤团聚体的分形维数分布情况为:y>m+h+t+s>h+y>m+d>m+t>m>p+y+t>s+h;MMD为s+h>m+t>m>m+d>p+y+t>h+y>y>m+h+t+s;GMD为s+h>m+t>m+h+t+s>m+d>m>p+y+t>y;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最大的为玉米单作样地,值最小的为桑树+黑麦草,研究结果表明湿筛处理下的D、MMD及GMD值更能反映研究区的实际情况,为增加土壤抗蚀性,应响应国家政策,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扩大林草种植面积,这为研究区农林复合经营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刘亚锋[10](2019)在《四川丘陵地区不同种植制度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中国政府一直在强调粮食安全话题,如何提高粮食自给率是摆在中国每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问题。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在四川丘陵地区探索出更符合该地区发展的种植模式,最终达到农作物增产增收的目的。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城市人口逐渐增多,但农村劳动力日益短缺,耕地面积亦日益减少,人为活动造成土壤流失严重、侵蚀程度加深。我们研究讨论充分利用四川丘陵地区的土壤资源,使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充分利用水田和旱地,在土地集约利用的大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投入,尽可能扩大和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先进的耕作制度,既可以保障四川盆地内部的粮食供应,又可以保证畜牧业的稳定发展,最大限度解决目前四川盆地内存在的人畜争粮的局面。最终做到,既可以提高粮食产量,又可以保障粮食食品安全。不同的种植制度会影响不同的粮食产量。种植制度的发展规律的研究对于农业利用的现状观察,并预测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为后续的农业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指导意见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力发展现代种植业、合理分配种植制度区域布局、调整种植业的结构、对种植业进行优化升级,是实现我国现代农业高精尖化的重要方向。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合实地调查所得出的数据,以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粮食安全理论和土地集约利用理论为理论依据,总结了四川丘陵地区几种主要的种植制度,包括多熟种植制度、玉米-大豆套作体系、饲草种植模式和稻田保护性耕作.同时,结合四川省农业统计年鉴统计数据,结合资料查阅、走访专家以及入户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四川丘陵地区在种植制度发展上的变化,包括耕地面积与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农作物结构变化、熟制变化、种植模式变化以及现状分析与前景分析,以求为该地区种植制度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依据。论文最终得出以下的原则:优先发展高科技农业、协调发展良井制度、坚持农业和生态环境相辅相成的持续发展理念;以及以下结论:应提高四川丘陵地区机械化种植模式的比例、简化种植模式、提升净作的种植模式。

二、干旱丘陵区果草复合经营综合效应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干旱丘陵区果草复合经营综合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高原苹果树/鸭茅复合系统产量、光能利用及蒸散发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草对果树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2.2 农林复合系统中光能截获与利用特征
        1.2.3 生草对果园土壤水分的影响
        1.2.4 生草对果园蒸散量的影响
        1.2.5 果园蒸散量的测定与模拟
        1.2.6 生草对果树根系分布的影响
    1.3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和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3.1 苹果树叶面积指数、果实产量与品质
        2.3.2 鸭茅叶面积指数和产量
        2.3.3 苹果树和鸭茅冠层光合有效辐射
        2.3.4 土壤水分
        2.3.5 苹果树棵间蒸发和鸭茅蒸散
        2.3.6 苹果树蒸腾
        2.3.7 苹果树/鸭茅复合系统细根分布
        2.3.8 气象数据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苹果树/鸭茅复合系统产量、冠层结构和光能利用特征
    3.1 鸭茅产量、苹果产量及果实品质
    3.2 苹果树叶面积指数和透光率变化特征
    3.3 鸭茅叶面积指数变化特征
    3.4 苹果树和鸭茅消光系数
    3.5 生育期光合有效辐射(PAR)分配及光能利用效率
    3.6 讨论
    3.7 小结
第四章 苹果树/鸭茅复合系统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
    4.1 苹果树/鸭茅复合系统土壤贮水量的剖面分布特征
    4.2 苹果树/鸭茅复合系统土壤贮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4.3 苹果树/鸭茅复合系统土壤水分的年际变化特征
    4.4 苹果树/鸭茅复合系统土壤水分平衡特征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苹果树/鸭茅复合系统蒸散发特征
    5.1 苹果树冠层下蒸散的季节动态
    5.2 苹果树冠层下日蒸散量的变化动态及其对降雨的响应
    5.3 苹果树和鸭茅叶面积指数对蒸散发的影响
    5.4 气象因子对土壤蒸发的影响
    5.5 生育期蒸散量及其分配
    5.6 讨论
    5.7 小结
第六章 苹果树蒸腾特征及基于双作物系数法的苹果树/鸭茅复合系统蒸发蒸腾模拟
    6.1 双作物系数计算方法及参数的确定
    6.2 苹果树蒸腾特征
    6.3 苹果树树干蒸腾变化的影响因素
    6.4 蒸散量实测值与模拟值的比较
    6.5 蒸散组分实测值及模拟值的比较
    6.6 讨论
    6.7 小结
第七章 苹果树/鸭茅复合系统根系空间分布特征
    7.1 苹果树细根长密度的分布特征
    7.2 鸭茅细根长密度的分布特征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基于土壤水赋存的混农林配置机理与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现状
    (一)土壤水赋存与混农林业
    (二)石漠化地区土壤水赋存与混农林配置
    (三)研究进展与展望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石漠化环境土壤水赋存效应与混农林配置机理
    (一)不同环境土壤水赋存效应
        1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2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3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环境
    (二)基于土壤水赋存的混农林配置机理
        1.混农林配置机理
        2.混农林配置机理对比分析
四混农林业对土壤水赋存的影响机制
    (一)混农林业对土壤水赋存能力的影响
        1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2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3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环境
    (二)混农林业对土壤水入渗能力的影响
        1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2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3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环境
    (三)混农林业对土壤蒸发能力的影响
        1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2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3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环境
    (四)混农林业对土壤水赋存的影响机制
五基于土壤水赋存的混农林配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一)基于土壤水赋存的混农林配置技术研发
        1基于土壤水赋存的混农林物种配置技术
        2基于保水固土的混农林复合耕作技术
        3基于水分高效利用的混农林修枝整形技术
    (二)山地混农林配置技术应用示范及验证
        1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2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3混农林经营现状评价与模式布设
        4混农林配置与技术应用过程
        5技术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六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奖励情况

(3)时空配置改变对果农复合系统土壤水及固碳速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林复合系统土壤水分状况研究进展
        1.2.2 农林复合系统土壤水分竞争研究进展
        1.2.3 农林复合系统固碳作用研究进展
    1.3 存在的问题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土壤含水量
        2.3.2 土壤有机碳(SOC)
        2.3.3 土壤物理性质及基础肥力
        2.3.4 苹果树根系及油菜根系
        2.3.5 间作作物生物量
        2.3.6 气象数据
        2.3.7 苹果产量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果农复合系统对土壤水分的调控效应
    3.1 试验期间降雨量及温度变化
    3.2 土壤含水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
        3.2.1 苹果树位置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
        3.2.2 间作边缘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
        3.2.3 间作行间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
    3.3 典型时期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及年际间的调控作用
        3.3.1 典型时期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
        3.3.2 年际间的调控作用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种间根系分布特征与土壤水分竞争关系
    4.1 竞争判断方法
    4.2 复合系统内细根根长密度分布特征
    4.3 土壤水分差异系数(RSWD)动态变化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果农复合系统土壤有机碳固存及其影响因素
    5.1 行间作物生长状况
    5.2 各处理土壤颗粒组成分布
    5.3 土壤有机碳含量及有机碳储量
    5.4 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因素
    5.5 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黄土丘陵区红枣林农林复合系统生态水文过程与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林复合系统发展与现状
        1.2.2 农林复合系统土壤理化性质研究进展
        1.2.3 农林复合系统土壤水分研究进展
        1.2.4 农林复合系统根系分布研究进展
        1.2.5 农林复合系统蒸腾规律研究进展
        1.2.6 农林复合系统中水分模型研究进展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试验方案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试验方案
    2.4 试验指标观测和方法
    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间作系统条件下土壤质量的时空特征
    3.1 枣树冠层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
        3.1.1 枣树冠下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和饱和导水率变化
        3.1.2 枣树冠下土壤孔隙率变化
        3.1.3 枣树冠下土壤全量和速率氮磷钾变化
        3.1.4 枣树冠下土壤有机碳、土壤酸碱度和阳离子交换量变化
    3.2 行间作物下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特征
        3.2.1 行间作物下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和饱和导水率变化
        3.2.2 行间作物下土壤孔隙率变化
        3.2.3 行间作物下土壤全量和速率氮磷钾变化
        3.2.4 行间作物下土壤有机碳、土壤酸碱度和阳离子交换量变化
    3.3 间作系统中土壤径流和土壤溅蚀特征
        3.3.1 间作系统径流和泥沙量变化
        3.3.2 间作系统土壤溅蚀能量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间作系统条件下土壤水分格局和水分竞争关系
    4.1 试验区降雨量气温变化
    4.2 不同处理枣树休眠期和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4.2.1 枣树休眠期和生育期枣树冠层下土壤水分变化规律
        4.2.2 枣树休眠期和生育期作物行间土壤水分变化规律
    4.3 间作系统中不同位置土壤水分年际变化特征
        4.3.1 枣树冠层下不同土层土壤水分规律
        4.3.2 作物行间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变化规律
        4.3.3 间作系统枣树与作物的水分竞争探讨
    4.4 不同土层土壤储水量变化量特征
        4.4.1 枣树冠层下土壤储水量变化量的规律
        4.4.2 作物行间土壤储水量变化量的规律
        4.4.3 不同处理中可提取土壤储水量的变化规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间作系统条件下根系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5.1 两种经济作物根系分布特征
    5.2 果园0-180cm土层细根根系、土壤水分和土壤物理特征研究
        5.2.1 枣树0-180cm土层根系分布特征
        5.2.2 行间0-180cm土层根系分布特征
        5.2.3 0-180cm细根根系、土壤水分与土壤物理性质相关性分析
    5.3 果园枣树0-500cm土层细根根系和水分分布规律
        5.3.1 枣树剖面细根根系分布特征
        5.3.2 行间树木细根分布规律
        5.3.3 果园剖面土壤水分、DSLT和 SWSL的变化
        5.3.4 果园剖面枣树细根根长密度与土壤水分关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间作系统条件下枣树蒸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6.1 不同年份各处理中枣树蒸腾量变化特征
        6.1.1 不同处理平水年(2014年)枣树蒸腾变化规律
        6.1.2 不同处理干旱年(2015年)枣树蒸腾变化规律
        6.1.3 不同处理平水年(2016年)枣树蒸腾变化特征
        6.1.4 不同处理平水年(2017年)枣树蒸腾变化特征
    6.2 不同处理枣树蒸腾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6.2.1 降雨集中期枣树蒸腾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6.2.2 非降雨集中期枣树蒸腾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6.3 不同处理下枣树蒸腾量与土壤储水量的关系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红枣林间作系统水分动态模拟
    7.1 红枣林间作系统水分动态模拟方案的构建
    7.2 模型结果评估
        7.2.1 不同年份累计降雨量特征
        7.2.2 率定年和验证年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变化规律
        7.2.3 率定年和验证年枣树蒸腾实测和模拟值变化规律
        7.2.4 模拟情境下平水年和干旱年枣树土壤水分与蒸腾速率的关系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发展循环农业是建设我国农业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1.1.2 循环农业的基本理论
    1.2 循环农业的研究现状
        1.2.1 我国循环农业发展实践
        1.2.2 国内外循环农业评价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2.1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物质流分析
        2.2.2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能流分析
        2.2.3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2.2.4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生命周期评价
        2.2.5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能值分析
        2.2.6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综合评价
    2.3 研究模式
        2.3.1 以农村庭院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2.3.2 以农业示范园区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2.3.3 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2.4 研究方法
        2.4.1 数据获取与收集
        2.4.2 具体的评价方法
    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构成特征
    3.1 中国循环农业模式发展现状
    3.2 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
        3.2.1 农村庭院模式
        3.2.2 农业园区模式
        3.2.3 龙头企业模式
第四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物质流分析
    4.1 农村庭院模式的物质流特征分析
        4.1.1 农村庭院模式Ⅰ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4.1.2 农村庭院模式Ⅱ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4.1.3 农村庭院模式的物质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4.2 农业园区模式的物质流特征分析
        4.2.1 农业园区模式Ⅰ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4.2.2 农业园区模式Ⅱ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4.2.3 农业园区模式的物质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4.3 龙头企业模式物质流特征分析
        4.3.1 龙头企业模式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4.3.2 龙头企业模式的物质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能流分析
    5.1 农村庭院模式的能流特征分析
        5.1.1 农村庭院模式Ⅰ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5.1.2 农村庭院模式Ⅱ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5.1.3 农村庭院模式的能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5.2 农业园区模式的能流特征分析
        5.2.1 农业园区模式Ⅰ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5.2.2 农业园区模式Ⅱ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5.2.3 农业园区模式的能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5.3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流特征分析
        5.3.1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5.3.2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6.1 农村庭院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6.1.1 农村庭院模式Ⅰ的现金流量分析
        6.1.2 农村庭院模式Ⅱ的现金流量分析
        6.1.3 农村庭院模式的资金流指标计算及分析
    6.2 农业园区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6.2.1 农业园区模式Ⅰ的现金流量分析
        6.2.2 农业园区模式Ⅱ的现金流量分析
        6.2.3 农业园区模式的资金流指标计算及分析
    6.3 龙头企业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6.3.1 龙头企业模式的现金流量分析
        6.3.2 龙头企业模式的资金流指标计算及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生命周期评价
    7.1 对不同沼气生产子系统的清单汇总
    7.2 对不同沼气生产子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特征化评价
        7.2.1 户用沼气工程环境影响特征化
        7.2.2 大型沼气工程环境影响特征化
    7.3 不同沼气生产子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标准化分析
    7.4 对不同沼气生产子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加权评估
    7.5 小结
第八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能值特征分析
    8.1 农村庭院模式的能值特征分析
        8.1.1 农村庭院模式Ⅰ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8.1.2 农村庭院模式Ⅱ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8.1.3 农村庭院模式的能值评价指标汇总及分析
    8.2 农业园区模式的能值特征分析
        8.2.1 农业园区模式Ⅰ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8.2.2 农业园区模式Ⅱ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8.2.3 农业园区模式的能值评价指标汇总及分析
    8.3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值特征分析
        8.3.1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8.3.2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值评价指标汇总及分析
    8.4 小结
第九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综合评价
    9.1 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评价指标汇总及综合评价
        9.1.1 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评价指标汇总
        9.1.2 农村庭院模式的综合评价
        9.1.3 农业园区模式的综合评价
        9.1.4 龙头企业模式的综合评价
    9.2 对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研究创新点
    10.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6)黄土丘陵区农林复合系统空间格局分析与优化建议 ——以安塞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林复合系统研究进展
        1.2.2 空间格局分析及优化
        1.2.3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产业振兴途径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农林复合系统空间格局分析
    3.1 县域尺度的农林景观构成要素
    3.2 1999-2018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3.3 类型水平上的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3.3.1 斑块数量(NP)
        3.3.2 边缘密度(ED)
        3.3.3 最大斑块面积指数(LPI)
        3.3.4 景观形状指数(LSI)
        3.3.5 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FRAC_AM)
    3.4 景观水平上的景观动态变化分析
        3.4.1 蔓延度指数(CONTAG)
        3.4.2 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
        3.4.3 安塞地区整体景观水平指数变化
第四章 农林复合系统空间格局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4.1 政策驱动
        4.1.1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4.1.2 产权制度改革—“三变改革”
        4.1.3 政府规划
    4.2 自然禀赋驱动
        4.2.1 坡度因素
        4.2.2 坡向因素
        4.2.3 气候因素
    4.3 人为驱动
        4.3.1 人为驱动下的产业经济驱动布局
        4.3.2 经营主体因素驱动
        4.3.3 人为驱动下的发展环境制约驱动
第五章 农林复合系统优化建议
    5.1 生态建设,促进优化农林系统空间格局
        5.1.1 以政策手段进行三生空间的综合管控
        5.1.2 合理控制各类土地斑块变化
        5.1.3 加强生态廊道建设
        5.1.4 优化生态本底基质
    5.2 产业优化,改进效益提升途径及优化措施
        5.2.1 构建立体高效复合农林生产体系
        5.2.2 以经济手段调动经营主体积极性
        5.2.3 多举并措发展高效农林复合产业
        5.2.4 创新生态价值实现途径
    5.3 组织保障
        5.3.1 人才助力
        5.3.2 组织提升
        5.3.3 文化铸魂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坡耕地质量涵义及分析
        1.1.1 坡耕地的概念
        1.1.2 坡耕地质量的涵义
        1.1.3 耕地质量研究热点分析
    1.2 坡耕地质量评价
        1.2.1 坡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2.2 坡耕地质量评价方法
    1.3 坡耕地质量影响因素
        1.3.1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1.3.2 水分条件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1.3.3 种植制度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1.3.4 耕作利用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1.4 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
        1.4.1 水分调控措施
        1.4.2 土壤管理措施
        1.4.3 农业措施
    1.5 结语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2.1.1 研究背景
        2.1.2 选题意义
    2.2 研究目标及内容
        2.2.1 研究目标
        2.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2.3.1 研究方案
        2.3.2 技术路线
    2.4 研究区概况
        2.4.1 气候及地质地貌
        2.4.2 土壤类型及植被
        2.4.3 研究分区及坡耕地利用特征
第3章 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3.1.2 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3.2 坡耕地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3.2.1 坡耕地空间分布特征
        3.2.2 坡耕地空间转移特征
        3.2.3 坡耕地分布重心轨迹变化
    3.3 坡耕地坡度级演变特征
    3.4 坡耕地核密度时空演变特征
    3.5 坡耕地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3.6 小结与讨论
        3.6.1 小结
        3.6.2 讨论
第4章 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辨识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数据来源及评价单元
        4.1.2 坡耕地质量评价体系
        4.1.3 坡耕地质量空间结构分析
    4.2 坡耕地质量评价及空间分布特征
        4.2.1 坡耕地质量评价
        4.2.2 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
        4.2.3 坡耕地质量等级空间分布
    4.3 坡耕地质量空间变异特征
        4.3.1 半方差函数拟合
        4.3.2 空间变异性特征分析
    4.4 坡耕地质量空间聚集特征
        4.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4.4.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4.4.3 空间冷热点分析
    4.5 坡耕地质量影响因素辨识
    4.6 小结与讨论
        4.6.1 小结
        4.6.2 讨论
第5章 土壤侵蚀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RUSLE模型及参数因子分析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
        5.2.1 降雨侵蚀力季节分布
        5.2.2 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
    5.3 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
        5.3.1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
        5.3.2 不同坡度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
        5.3.3 流失土层厚度特征
        5.3.4 养分流失特征
    5.4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
        5.4.1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相关性
        5.4.2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因子排序
        5.4.3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路径
    5.5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空间耦合协调特征
        5.5.1 空间耦合度分析
        5.5.2 空间协调度分析
    5.6 小结与讨论
        5.6.1 小结
        5.6.2 讨论
第6章 农业干旱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6.2 降雨量-盈亏量时空分布特征
        6.2.1 有效降雨量时空分布
        6.2.2 水分盈亏量时空分布
    6.3 农业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6.3.1 年尺度干旱空间分布
        6.3.2 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
    6.4 农业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
        6.4.1 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相关性
        6.4.2 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因子排序
        6.4.3 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路径
    6.5 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空间耦合特征
    6.6 小结与讨论
        6.6.1 小结
        6.6.2 讨论
第7章 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诊断及调控模式
    7.1 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
    7.2 坡耕地质量调控优先度及潜力
        7.2.1 坡耕地质量调控优先度
        7.2.2 坡耕地质量调控目标
        7.2.3 坡耕地质量调控潜力
    7.3 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及效应
        7.3.1 调控措施体系及作用机理
        7.3.2 调控措施效应分析
    7.4 坡耕地质量调控集成模式
        7.4.1 “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土壤培肥”型模式
        7.4.2 “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生态退耕”型模式
        7.4.3 “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型模式
        7.4.4 “生态退耕+坡改梯+土壤培肥”型模式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8.2.1 研究特色
        8.2.2 研究创新
    8.3 本文研究不足之处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文章、获奖与参与课题情况

(8)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节水调控效应研究 ——以苹果X大豆间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林复合系统节水调控研究
        1.2.2 农林复合系统耗水规律研究
        1.2.3 农林复合系统种间关系研究
        1.2.3.1 地上部分种间关系
        1.2.3.2 地下部分种间关系
    1.3 研究内容
        1.3.1 节水调控对间作系统土壤水分和耗水量的影响
        1.3.2 节水调控对间作系统苹果和大豆细根分布的影响
        1.3.3 节水调控对苹果和大豆生理生长特性的影响
        1.3.4 节水调控对间作系统产量、水分利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试验材料
        2.2.2 覆盖与灌水量设定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土壤水分的测定
        2.3.2 植物生理指标的测定
        2.3.3 植物生长指标的测定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4.1 贮水量计算
        2.4.2 土壤水分亏缺度
        2.4.3 耗水参数的计算
        2.4.4 水分利用的计算
        2.4.5 生产成本与经济收入计算方法
        2.4.6 多指标综合评价值的计算方法
        2.4.7 数据处理与分析
    2.5 技术路线
3 节水调控对间作系统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及耗水特性的影响
    3.1 研究区域气象因子分析
    3.2 土壤含水量的时间变化特征
    3.3 土壤含水量水平分布特征
    3.4 土壤含水量垂直分布特征
    3.5 土壤贮水量的时间变化特征
    3.6 土壤水分亏缺度
    3.7 耗水参数的变化特征
    3.8 小结与讨论
        3.8.1 小结
        3.8.2 讨论
4 节水调控对间作系统苹果和大豆细根分布的影响
    4.1 节水调控对苹果细根分布的影响
    4.2 节水调控对大豆细根分布的影响
    4.3 根长密度与距树行距离和土层深度的相关性
    4.4 苹果X大豆间作系统土壤水分主要竞争区域
    4.5 节水调控对大豆鼓粒期土壤水分的影响
    4.6 小结与讨论
        4.6.1 小结
        4.6.2 讨论
5 节水调控对间作系统植物生理生长指标的影响
    5.1 节水调控对苹果和大豆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5.2 节水调控对苹果和大豆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5.3 节水调控对苹果和大豆蒸腾速率的影响
    5.4 节水调控对苹果和大豆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5 大豆生理指标与距树行距离的相关性
    5.6 节水调控对苹果和大豆生长指标的影响
    5.7 小结与讨论
        5.7.1 小结
        5.7.2 讨论
6 节水调控对间作系统产量、水分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6.1 节水调控对间作系统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6.2 间作系统经济效益分析
    6.3 不同处理的综合评价值
    6.4 小结与讨论
        6.4.1 小结
        6.4.2 讨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
致谢

(9)基于喀斯特文化的农林复合机理与土壤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1 文化与农林复合
    2 喀斯特文化与农林复合
    3 文化与农林复合研究进展及展望
二 研究设计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4 材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基于喀斯特文化的农林复合机理
    1 传统农业种植到现代农业种植的演变历史
    2 农业种植模式转变的影响因素
    3 农户关于农林复合种植发展的主要社会意识特征
    4 传统农业种植到农林复合种植的转变所引起的文化变迁
    5 农林复合模式构建文化机理对比分析
四 喀斯特文化背景下典型农林复合经营的土壤环境效应
    1 典型农林复合模式的土壤养分状况
    2 同一农林种植模式不同土层中养分的分布状况
    3 典型农林复合模式下土壤综合养分评价
    4 不同农林复合模式下土壤物理性质特征
五 喀斯特区农林复合经营调控对策
    1 基于喀斯特文化的农林复合经营调控对策
    2 基于农林复合模式土壤效应的经营调控对策
六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10)四川丘陵地区不同种植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研究背景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种植制度研究进展
    2.1 国际种植制度研究进展
    2.2 国内种植制度研究进展
    2.3 四川种植制度研究进展
3.研究内容与方案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四川丘陵区地理范围
        3.1.2 四川丘陵区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
    3.2 研究思路
    3.3 研究方案
4.相关理论基础
    4.1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4.2 粮食安全理论
    4.3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5.四川丘陵地区种植模式
    5.1 多熟种植模式
        5.1.1 旱地麦-玉-薯为主的多熟制
        5.1.2 玉米-大豆带状套作
        5.1.3 旱地新三熟“麦-玉-豆”模式
    5.2 饲草种植模式
    5.3 稻田保护性耕作模式
6.种植制度发展趋势
    6.1 耕地面积与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
    6.2 农作物结构变化
    6.3 熟制变化
    6.4 种植模式的演变
    6.5 种植制度现状分析
    6.6 各类种植制度发展前景分析
7.四川丘陵区种植制度的发展原则及对策
    7.1 种植制度优化发展原则
        7.1.1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原则
        7.1.2 保证粮食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原则
        7.1.3 科技兴农、持续发展的原则
    7.2 种植制度优化发展对策
        7.2.1 发展多元结合的种植模式
        7.2.2 鼓励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
        7.2.3 科技兴农、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干旱丘陵区果草复合经营综合效应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高原苹果树/鸭茅复合系统产量、光能利用及蒸散发特征研究[D]. 曹铨. 兰州大学, 2020(04)
  • [2]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基于土壤水赋存的混农林配置机理与技术[D]. 何方燕.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3]时空配置改变对果农复合系统土壤水及固碳速率的影响[D]. 贾如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4]黄土丘陵区红枣林农林复合系统生态水文过程与模拟研究[D]. 凌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5]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分析与评价[D]. 王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6]黄土丘陵区农林复合系统空间格局分析与优化建议 ——以安塞区为例[D]. 高婧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7]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D]. 陈正发. 西南大学, 2019(05)
  • [8]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节水调控效应研究 ——以苹果X大豆间作为例[D]. 周宣.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9]基于喀斯特文化的农林复合机理与土壤环境效应研究[D]. 文雅琴. 贵州师范大学, 2019
  • [10]四川丘陵地区不同种植制度研究[D]. 刘亚锋.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干旱丘陵区果草复合管理综合效果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