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

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

一、论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孔静[1](2021)在《我国国有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研究 ——以神华集团并购国电集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并购能够帮助企业基于战略需求进行有效扩张,让企业资源得以有效配置,是市场经济不断进步的一种体现。谈判过程中能否达成一致协议不是衡量并购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还要看并购后能否有效整合。而财务整合是并购后整合的重要一环,财务整合成功与否,会对企业并购后发展得如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并购后,企业应立即着手开展财务整合,在整合前,要充分审查被并购企业财务状况;整合过程中,要按照整合内容一一开展;整合后,要对被并购企业实施有效的财务控制。唯有如此,才能助推企业并购行为的成功,真正实现财务协同效应,让资源得以最优配置,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和经营效率,控制企业财务风险,进而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除此之外,企业还要通过对并购后的财务整合效果进行有效评价,及时发现企业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确保财务整合达到预期效果。我国制度背景特殊,国有企业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支柱性作用,可以说,国企发展得越好,我国经济的运行效率就越高,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效果就越好,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的推动作用就越强。而合并重组己成为我国国企改革的趋向所在,因此,研究国企并购后财务整合内容,为国企财务整合提供新思路正当其时。本文采用了理论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主要研究了国有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的内容。首先,在文献综述部分,通过梳理前人关于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和财务整合的相关研究成果,了解国内外目前研究动态。其次,介绍了企业并购和财务整合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然后详细地阐述国有企业财务整合的必要性、原则、具体内容和关键控制点。在案例分析部分,选取神华集团并购国电集团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了神华集团和国电集团合并重组后具体从哪些方面开展财务整合,并从非财务指标方面和财务指标方面对财务整合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经过分析,发现通过一系列的财务整合举措,国家能源集团市场份额增加,核心竞争力提升,资产质量也较好。但是也存在债务负担较重、忽略文化整合等问题。最后,根据对案例的分析,梳理总结出我国国有企业在并购后财务整合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我国国有企业财务整合提供参考借鉴。

刘佳叶[2](2021)在《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下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研究 ——以万华化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传统粗放型生产企业已不适应未来社会以及消费者的需求,政府也对石化行业等重污染、高产能行业提出“去产能”、“绿色环保”的要求,从以往的“简单制造”向未来“高新创造”发展。进一步实现技术创新、转变高污染的粗放生产模式,在科研技术上逐步与国际接轨甚至领先全球。随着我国的并购市场和数额不断扩大,为了实现企业的技术获取、规模经济和市场占有,许多企业选择并购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但并购却不一定都能为企业带来预期效果。因此全面分析企业重大并购事件的协同效应,有利于正确评估并购事件对企业的影响并分析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及可能面临的风险。万华化学作为石化行业的重点企业,国企的背景更是要求其在未来发展中承担必不可少的社会责任、响应国家政策、在改革上也要稳中有进。本文针对万华化学的并购协同效应,应用哈佛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以及定性分析,同时,广泛收集各类财务数据以及非财务数据,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判断并购效果,同时,选择战略、会计政策规范、财务、企业发展前景进行综合分析,重点对战略和经营业绩进行分析,据此弥补了传统协同效应分析方法忽视非财务数据的局限性。论文第一部分对本次研究的背景以及意义进行阐述分析,同时对哈佛分析框架、并购协同效应及动因等相关国内外文献并进行文献述评,重点介绍本次研究的内容、方法以及线路。第二部分介绍了并购的概念以及几种类型,并对哈佛分析框架概念、特点、意义目的以及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对协同效应的定义、特征、作用以及并购协同效应理论涉及的四个理论包括并购协同效应理论、战略协同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和市场势力理论进行阐述。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并购协同效应的现状,从并购法律法规、我国企业并购协同效应及其产生原因、我国并购协同效应现状和并购过程存在的问题这几个角度说明;不仅利用事件研究分析方式,还利用财务指标分析法,并联合平衡计分卡以及哈佛分析法进行对比,反映出哈佛分析框架的优势。第四部分以万华化学并购案为例,对其并购协同效应进行具体分析;首先,对并购方和被并购方企业进行概述并且描述了整个并购过程、并购动因以及并购后面临的风险;其次,重点利用哈佛分析法与并购协同效应分析相结合,从战略分析、会计政策分析、财务分析以及前景分析四个维度对万华化学并购案进行详细分析,并将并购前后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对比;最后,将上述分析结果进行总结。第五部分从企业并购协同效应后续整合针对战略、财务、会计和前景四个角度提出完善措施,以及从宏观与微观环境、短期与长期效应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战略层与决策层相结合和企业外部信息与内部信息综合分析这几方面为完善并购协同效应分析方法提出建议。论文第六部分总结本次研究所得结果,并提出本次研究中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哈佛分析框架因其包含战略、会计、财务和前景这几个比较全面的分析视角而被应用于财务报表分析中,逐渐受到分析者的青睐,而万华化学系列战略并购事件对企业的影响也会逐渐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引起企业战略调整。因此用该方法进行并购协同效应分析会得到更加真实和全面的结果,而不只是反映其窗口期的短暂影响。希望本文能为其他并购案例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意义,为其他研究者进行新的尝试、提供新的思路,对哈佛分析框架如何在并购协同效应分析中起更好的作用进行思考。未来也希望继续跟踪万华化学后续长期发展,对其并购活动的长期深远意义从战略角度进行更深刻的评价,以得出更加合理的结论,并对分析方法和框架设计进行进一步完善。

李超锋[3](2021)在《基于网络协同的并购动机实现程度及影响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来,全球的并购活动日益频繁,并购已成为企业外部发展的重要战略,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及股东的财富和价值。伴随着并购的“高失败率”,并购活动日益活跃,这一悖论已成为并购领域前沿的一个科学问题(Renneboog&Vansteenkiste,2019),因此,如何正确评价并购绩效也成为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话题。截至目前,并购前后股票累积异常收益、长期股东价值及财务指标变化的方法是评价并购绩效的主流方法,而这些方法可能会忽略并购动机的“初心”,进而得出不完全正确的结论。明确的并购动机是企业优化配置内外部资源、实现并购目标的关键,因此,评价企业并购绩效应基于并购动机的实现程度。少数学者尝试从并购动机的视角评价并购绩效,但是在衡量并购绩效的时候没有结合各类动机去评价,或者采用问卷调查、指标评议或其他赋权方法对建立的并购动机体系进行评价,这些都不能真实地体现并购活动的绩效。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增强和企业组织间接触的逐渐频繁,企业网络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企业间的竞争也已演变为企业网络之间的竞争。企业经济网络为基于控制关系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经济网络和企业所嵌入的企业间经济网络共同构成的复杂系统,并购活动的实施和进行能够促使并购前后企业经济网络的整体结构、构成发生变化。通过将收购方和目标方各自节点进行结合,并购可以显着重塑组织间网络,使收购方获得目标方节点的控制权,为并购后的公司带来了更有利的结构,从而创造协同效应(Hernandez&Shaver,2019)。因此,并购协同效应的来源除了已有研究中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交易成本节约之外,还有网络经济,而网络经济是企业经济网络并购协同效应最重要的来源。近年来联盟的不稳定性、企业屡屡商誉“爆雷”、高溢价并购业绩多未达预期、企业并购的高失败率等现象实际上是企业合并的经济性认识不足、网络经济性理论和应用研究不能清晰指导企业合并实践等产生的问题。已有企业经济网络与并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通过政治联结、高管、董事、股东、创新等构成的企业间网络以及收购方在网络的位置如何促进收购方企业并购决策以及改善并购绩效,但这些网络主要聚焦企业间网络,忽略了企业内部网络,而企业内部网络属性优劣往往代表利用企业间网络的能力,因此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并购的网络经济性,也少有研究从并购前后收购方企业经济网络变化的角度研究网络经济的协同效应。此外,缺少从影响机理的视角对企业并购动机实现程度进行探讨。综上,本研究从社会网络、协同效应和资源基础理论出发,构建了基于网络协同的并购动机实现程度及影响机理的理论体系,建立了包含网络经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交易成本节约与企业并购动机实现程度关系的计量模型,基于2007-2019年2201起并购事件,通过构建企业内部上市公司和其子公司之间的股权网络及企业外部上市公司和其他公司之间的产品网络,利用复杂网络的分析方法,从上市公司在网络中度和强度变化的角度实证检验了并购产生的网络经济对企业并购动机实现程度的影响及其影响机理,并得到如下结论:(1)并购作为两个经济网络的合并和重塑,能够导致企业内外部网络节点度、强度的变化,变化越大,越有利于促进企业并购动机的实现程度,且内部网络的促进效应显着高于外部网络。(2)在企业内部网络中,规模经济在网络经济对企业并购动机实现程度的影响中起到了显着的中介效应;而在企业外部网络中,节点强度的变化能够显着促进规模经济,变化越大,规模经济越大,但规模经济的中介效应不明显。(3)在企业内部网络中,节点度的变化能够显着促进以行业数量变化为代理指标的范围经济,节点度、强度的变化能够显着促进以收入熵指数变化和赫芬德尔指数变化为代理指标的范围经济,但范围经济的中介效应不明显;而在企业外部网络中,节点度的变化能够显着促进以行业数量变化、收入熵指数变化和赫芬德尔指数变化为代理指标的范围经济,但范围经济的中介效应不明显。(4)在企业内部网络中,节点度、强度的变化均能够显着促进交易成本节约,但交易成本节约的中介效应不明显;而在企业外部网络中,节点度的变化能够显着促进交易成本节约,但交易成本节约的中介效应不明显。本研究将复杂网络拓展应用到并购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基于网络协同的角度独到解释了并购的“高失败率”与并购活动日益活跃的悖论这一前沿问题。其次,本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证据,从企业内、外部网络节点的度、强度的变化出发,构建了企业内部上市公司与其子公司股权网络以及企业外部上市公司和其他公司的产品网络。最后,本研究丰富了并购动机实现程度影响因素的研究,引入企业经济网络和并购产生的网络经济,并结合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交易成本节约从机理上对企业并购动机的实现程度进行了探讨。本研究有有助于企业并购行为理性,有利于监管部门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并购行为,有利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形成及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此外,企业并购的网络经济性研究也将促进包括欧亚“互联互通战略”这样的宏观经济网络以及集团企业内部并购、重组等活动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彭子安[4](2021)在《美的并购库卡协同效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现如今,中国家电业的沿海地区工资价格上涨,产业布局主要分布此地的中国家电企业正面临成本压力,劳动成本优势不再。发达国家家电行业产品生命周期正处于衰退期,而我国家电企业发展正处于成熟期,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企业变化。受经济和政策影响,家电业亟需进行产业升级以适应家电智能化、环保化新需求。我国家电企业正面临诸多考验,比如,第一,落后产能过剩,有效产能不足,其生产的产品得不到消费者信赖;第二,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再,人力成本和库存成本上升;第三,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拓展缺乏核心技术和人才,但是一旦拥有了这种技术,将会明显提升生产过程的仓库利用效率和分拣货效率,降低作业出错概率和总体物流成本。所以家电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动机,一是为了获取工业机器人技术和业务促使生产成本降低和产品质量提高,二是获取品牌效应提升国际知名度,三是通过并购开拓海外市场以获得更大的销售额,实现规模经济,特别是对于我国家电巨头美的集团对库卡的并购。然而,鉴于家电企业并购存在的各种风险,仅仅获取了并购好处之一并不意味着并购就能成功,因此,美的并购库卡案例的研究,对家电企业来说具有借鉴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从家电行业并购案中选美的并购库卡作为典型案例,并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其并购协同效应及绩效表现。文章主要分为六个部分,一是介绍家电行业的经济政策背景和行业趋势及部分家电企业的跨国并购;二是介绍并购协同效应理论和绩效评价理论,为后文美的并购库卡协同效应分析和绩效表现的考察提供理论基础;三是对家电行业的背景和跨国并购情况做总结,为案例分析提供行业背景以及案例介绍,主要说明了美的并购库卡的并购进程、支付方式、并购方案和并购结果等;四是基于财务和非财务指标法的美的并购库卡的经营协同分析;五是财务协同及绩效分析,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分别运用现金流分析法、事件研究法和EVA法对并购协同绩效进行市场角度和长期角度的量化分析,得出结论。在案例分析的结论中,美的并购库卡基本上实现了协同效应,但并购过程中仍有不妥之处。首先,作为技术型和成本节约型并购,美的拥有了库卡机器人技术和业务,在渠道上,通过对机器人与自动化业务部的有效管理,提升了智能化水平,用户体验感增强;物流和技术上,瑞仕格业务与安得物流强强合作,大大提升了美的物流的数字化转型程度,通过对各地区仓库资源与大数据的整合,很大程度上优化了运营成本的管理;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上,获得了库卡的品牌知名度,打开了库卡工业机器人东亚市场。不妥之处也存在,在价值评估上,并购库卡时产生的商誉过高及高负债率,是并购后一年EVA值和盈利能力指标显着下降的主要原因;在融资方式上,美的近75%的并购款都来源于银行贷款,财务杠杆较大,增加了财务风险,也对短期盈利能力造成影响。因此,家电企业应加强技术型和成本节约型的跨国并购。在并购目标的选择上,应合理地进行价值评估,另外,要防范债务、融资方式等财务风险,应采取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和正确的支付方式,加强现金流的持有量和重视并购后企业的整合,使跨国并购服务于家电产业转型。

郭子钰[5](2021)在《业绩补偿对赌协议在影视行业并购中的风险防控研究 ——以阅文集团并购新丽传媒为例》文中认为“十二五”规划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不断升级,影视行业在政策的扶持和群众的支持下飞速发展,在资本市场上的并购活动也愈发频繁。然而,过于频繁的并购活动使得竞争白热化,高溢价并购成为普遍现象。在经历了繁荣期之后,狂热并购的后遗症逐步显现出来。大量影视公司因并购耗费了大量的资金,导致资金链的断裂和负债率的上升;收购来的公司由于业绩无法达标从而加剧了业绩的下滑和大规模的商誉减值,给企业的后续经营造成阻碍。为了并购双方保障各自利益,故而引用了对赌协议这一工具。对赌协议作为一种估值调整工具,其目的是使并购双方可以对估值更加理性,并有机会在未来对并购时的估值进行调整。但随着影视业的发展,影视业企业轻资产运营和盈利不稳定的特点也愈发明显,影视业企业不顾自身情况盲目签订对赌协议进行并购导致了对赌协议在整个影视业的滥用,继而导致一系列对赌失败的案例,也对影视业的健康发展造成打击。因此,本文选取阅文集团并购新丽传媒这一案例,既因为新丽传媒作为影视业的头部企业,一向具有良好的业内外口碑,可以突出反映目前我国影视业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又因为该并购案交易金额高达155亿元人民币,溢价极高,堪称影视行业近年并购之最,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从而剖析影视行业目前并购现状,指出高溢价并购的危害。最后研究发现:由于溢价过高且对赌业绩条款制定不够合理,新丽传媒无法完成指标,阅文和新丽之间未能达到理想的整合效果,阅文集团遭遇上市以来首次亏损。在并购完成后阅文集团的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也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对赌协议不能完全规避并购风险。为了科学有效地使用对赌协议,提高并购绩效,影视业乃至整个资本市场都需要加强全局意识:事前加强对宏观市场和政策的把控、事中合理对标的公司估值、设计多样化的对赌标准;事后加强后期整合工作,实现全程防控并购中的风险。

许博远[6](2021)在《T公司并购Z公司的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加强,国内外市场间竞争加剧,资本市场的并购日趋频繁,跨界并购作为主要的并购方式之一,被视为企业升级转型的捷径。由于这种并购存在跨行业、跨产品等特点,因此并购时机和方向的选择对企业的发展影响较大,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论文的研究对象T公司是2010年上市的国内消防器材行业龙头企业,原主营业务为灭火、防火消防器械制造,于2015年跨界并购了以园林绿化与食用菌业务为主业的Z公司,转型为多元化发展企业。运营四年间,因债务问题亏损严重,并购绩效备受质疑。论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结合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对比并购双方的情况,梳理回顾整个并购过程,分析得出T公司并购Z公司的动因为增强行业竞争力、分散企业风险、实现协同效应和提升企业价值,再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T公司并购前后的短期市场反应。之后选取2011年-2019年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的14个指标,如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增长率等,构建了因子分析模型,对其财务绩效进行深入剖析;在竞争能力、溢价商誉、管理协同以及战略整合等方面对其非财务绩效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论文的结论包括:此次T公司跨界并购Z公司后综合财务能力在逐渐下降,收入和利润也有所下降,战略转型效果并不明显。此次并购战略失败的深层次原因是事前调查不够充分、没有合理制定发展战略、没有选择合适的交易价格等。进一步提出了重视事前调查、正确使用业绩承诺、强化自身管理能力、以及合理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等具体建议,以期为我国传统行业的企业实施跨界并购提供参考和建议。

刘文华[7](2020)在《CY公司并购后财务整合研究》文中提出当前企业并购的规模与数量成倍数增长,但并购成功的比例并不高,并购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主要是并购后整合未达预期,虽然并购整合涉及到企业各要素的整合,但企业并购后整合关键环节是财务整合,财务整合贯穿整个并购实施项目的始终,并购后财务整合的成败影响着并购目标的实现。本文主旨是以CY公司为并购案例研究并购后财务整合,研究并购后财务整合的流程与程序,找出并购后财务整合中的制约因素,提出并购后财务整合关键策略,提升财务整合的成功率,为今后并购活动提供现实理论指导。本文首先通过对近年来并购整合相关理论文献的整理与归纳,认真汲取其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了并购后财务整合模式、内容的界定,引入系统论、效率理论以及资源基础理论对财务整合实施进行理论指导与分析,分析了影响并购后财务整合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并购前准备工作与并购后的策略实施。为并购后财务整合提供科学的实施路径和并购整合实施的理论基础。其次,结合CY公司并购案基本情况,通过比较研究法,分析了并购背景和动因,对比指出被并购公司OKI公司和MT公司所面临的困境,同时结合上文并购后财务整合理论基础及策略研究的指导,分析了并购后财务整合所面临的制约因素,选择了适当财务整合模式。另外,运用案例分析法,提出并购整合准备环节财务整合计划,成立了整合项目实施小组,总结实施了财务整合具体策略。而后,通过对并购案财务整合措施实施效果进行评价,采用访谈与实地问卷调查方法,借助构建并购后财务整合效果评价体系,总结并购前后企业资源优化、价值提升来评判CY公司并购活动的成效。最后,基于对并购基础理论和CY公司并购案研究发现,CY公司并购过程中聚焦于财务整合的财务管理策略上进行创新,构建了 CY公司集团资金管控平台及月度绩效关键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了统一的财务管理体系,实现CY公司并购后企业财务管理上的协同效应,促进了企业价值的提升。同时,提出了并购整合过程中三个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及其对策建议,为今后中小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提供实践参照依据和科学方法上的借鉴。

杨靖旭[8](2020)在《金隅集团并购冀东水泥的协同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市场经济发展如此快速的时代背景下,并购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且普遍的资本性交易形式。而2013年1月22日,工信部、发改委等12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明确要求加快推进汽车、钢铁、水泥等行业的并购重组,致力提高各大行业的集中度。金隅集团并购冀东水泥的案例作为全国最大的水泥行业并购案例极具关注度,所以本文想在并购动因基础上对此次并购行为进行协同效应的研究,此研究会对今后我国水泥行业的并购行为提供宝贵的借鉴作用。本文利用“会计指标法”和“现金流贴现模型”对金隅集团并购冀东水泥的协同效应进行分析验证。文中总结了运用在协同效应识别上的相应方法,简单说明了“波士顿矩阵”、“会计指标法”和“现金流贴现模型”等方法。紧接着对金隅集团及冀东水泥的企业概况以及并购过程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此次并购可能产生的经营、财务、管理协同效应做了深入的研究。本文的最后,在经过与五家具有代表性的建材公司财务数据均值进行比较,排除了金隅集团财务数据仅受行业影响而变化的基础上,使用了会计指标分析法对金隅集团并购前后的财务指标进行了分析,比较其是否由于并购而发生了突出的变化,判断此次并购是否产生了协同效应;另外为了进一步地验证并购是否使企业获得了协同效应,本文还利用了现金流贴现模型对企业并购前后的内在价值进行了计算,比较其内在价值经过并购是否有所增加,最后得出了本文的结论。在经营协同效应方面,金隅集团利用并购冀东水泥扩大了自身产业规模,成为了华北地区最大的水泥企业,其在区域的影响力随之加强,话语权也随之提高;在财务协同效应方面,通过并购可以利用金隅集团现金流充足的优势,帮助冀东水泥增加研发经费,扩大生产规模,为双方创造更高的效益;在管理协同效应方面,金隅集团通过并购可以利用自身企业管理的优势及经验帮助冀东水泥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减少双方的运营成本。总体来看,此次并购产生的协同效应明显,巩固了金隅集团在京津冀地区水泥行业的龙头地位,拓宽了水泥业务的范围,为其今后战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妍[9](2020)在《战略选择下企业连续并购的价值创造研究 ——基于海螺水泥连续并购的案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基于并购创造价值影响因素中的战略选择视角,选取了海螺水泥连续并购这一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探究。通过对海螺水泥在不同发展战略下多次连续并购进行分析,探究公司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所带来的企业多次并购浪潮,并最终带来企业价值提升这一完整路径。企业有两种途径进行发展扩张,一种是通过企业自身内部进行新建开立组织机构发展,另一种是通过外部进行并购其他企业。并购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之一,海螺水泥作为通过并购壮大的典型企业,并购对其的发展壮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公司战略管理出发,得出企业连续并购动因,并对公司是否具有并购的条件进行分析,即是否相对于其他同行业公司具有比较优势,可以优先开展公司并购活动,实现公司战略管理目标,最终体现在公司各方面的实际改善,如技术、资本、市场等,从而带来公司市场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增加,提升了公司价值。海螺水泥成功的并购得益于其正确的公司战略,以及公司具有的比较优势即强有力的管理团队,地理和技术上的优势等以及公司强大的并购执行力。海螺水泥的连续并购创造价值路径值得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学习,海螺水泥对行业的龙头企业如何通过并购保持领先地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不同战略下企业如何通过连续并购提升企业价值这一流程进行研究,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并购扩张带来启示意义。

王佳欢[10](2020)在《影视传媒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研究 ——以华谊兄弟并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日,各行业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公司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日益激烈。为了使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更具优势,扩大公司规模,选择并购的上市公司迅速增多,处于影视行业这一轻资产高风险的行业里的企业要想降低自身的风险获得更高的收益,并购是其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选取了2015年华谊兄弟并购英雄互娱,东阳浩瀚和东阳美拉的案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协同效应的视角对并购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比销售净利率、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增长率、营业总收入增长率、管理费用率、营销费用率、成本费用率、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等财务指标与同行业指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出华谊兄弟并购后的盈利能力、发展能力、费用控制能力、资产管理能力、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最后得出并购后经营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的情况。通过分析得知,华谊兄弟在2015年的系列并购中没有产生预期的协同效应,公司财务状况并不尽如人意。通过分析可知,此次并购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其一、华谊兄弟此次并购选择的对象不合理;其二、此次并购业绩承诺设计的不合理;其三、华谊兄弟在此次并购中选择的支付方式不恰当。针对于这三个问题,文中提出了四条建议:其一、合理的设计业绩承诺;其二、合理选择并购对象;其三、合理的选择估值方式以及支付方式;其四、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本文的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同样适用于同行业其他相似类型的影视公司,也可以为其他的影视公司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

二、论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国有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研究 ——以神华集团并购国电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关于国企并购重组的文献综述
        二、关于财务整合的文献综述
    第二节 文献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企业并购
        二、财务整合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我国国有企业并购动因的理论分析
        二、协同论
        三、系统论
        四、核心竞争力理论
第四章 财务整合的思路与框架
    第一节 国有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的必要性
        一、财务整合是保持平稳运营的必然前提
        二、财务整合是发挥财务协同效应的必要条件
        三、财务整合是实现并购战略意图的重要保障
    第二节 国有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的原则
        一、灵活性原则
        二、协调性原则
        三、及时性原则
        四、成本效益原则
    第三节 国有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的内容
        一、财务管理目标的整合
        二、财务管理制度体系的整合
        三、会计核算体系的整合
        四、现金流转内部控制的整合
        五、资产整合
        六、债务整合
        七、业绩评价考核体系的整合
    第四节 财务整合的关键控制点
        一、整合前的财务审查
        二、整合后的财务控制
第五章 神华集团并购国电集团案例分析
    第一节 并购情况简介
        一、公司简介
        二、并购动机与并购过程
    第二节 重组后财务整合的内容
        一、确立清晰的财务管理目标,避免同业竞争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统一财务要求
        三、制定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强化财务集中管控水平
        四、加强现金流转内部控制,建立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五、整合同类业务资产,转让不良资产
        六、发行债券募集资金
        七、持续探索员工业绩评价考核体系
    第三节 财务整合效果评价
        一、从非财务指标方面评价财务整合效果
        二、从财务指标方面评价财务整合效果
    第四节 案例评价
        一、神华国电并购重组财务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二、提升神华国电并购重组财务整合效果的建议
第六章 案例启示
    第一节 我国国有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并购后企业财务整合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财务整合与其他整合割裂
        三、并购后财务管理体系运行效果不佳
        四、企业并购后对资本结构缺乏合理安排
    第二节 提升国有企业财务整合效果的措施与建议
        一、高度认识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的重要性
        二、进行全方位整合融合和内部改革
        三、建立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
        四、增强企业并购后存量资产的整合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下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研究 ——以万华化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并购概念及类型
        一、并购概念
        二、并购类型
    第二节 哈佛分析框架相关概述
        一、哈佛分析框架概念及主要特点
        二、哈佛分析框架的意义及目的
        三、哈佛分析框架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协同效应的定义、特征及其作用
        一、协同效应的定义
        二、协同效应的特征
        三、协同效应的作用
    第四节 并购协同效应理论
        一、并购协同效应理论
        二、战略协同理论
        三、规模经济理论
        四、市场势力理论
第三章 我国企业并购现状及协同效应分析方法
    第一节 我国企业并购现状
        一、我国企业并购的法律、法规现状
        二、我国企业并购方式及其产生协同效应的原因
        三、我国企业并购及其协同效应的现状
        四、我国企业并购过程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并购协同效应常用分析方法
        一、事件研究法
        二、财务指标分析法
        三、平衡计分卡分析法
        四、哈佛分析法
        五、各种分析方法的评价
第四章 哈佛分析框架下万华化学并购协同效应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公司概况
        一、并购方公司概况
        二、被并购方公司概况
    第二节 万华化学并购历程及动因
        一、万华化学并购历程
        二、万华化学并购动因
    第三节 哈佛分析框架下万华化学并购协同效应分析过程
        一、并购活动战略分析
        二、并购活动会计政策分析
        三、并购活动财务分析
        四、并购活动前景分析
    第四节 万华化学并购后所面临的风险
        一、整合风险
        二、经营波动风险
        三、偿债风险
        四、支付风险
第五章 完善企业并购协同效应及分析方法的建议
    第一节 企业并购协同效应优化对策
        一、从战略维度实现协同效应
        二、从会计政策维度实现协同效应
        三、从财务维度实现协同效应
        四、从前景维度实现协同效应
    第二节 完善企业并购协同效应分析方法的建议
        一、结合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分析
        二、充分考虑并购的短期与长期效应分析
        三、注重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联系
        四、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五、战略层与决策层相结合
        六、结合企业外部信息与内部信息综合分析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哈佛分析框架下万华化学并购协同效应的结论
        二、完善企业并购协同效应措施的结论
        三、完善分析方法建议的结论
    第二节 本文研究不足之处
    第三节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3)基于网络协同的并购动机实现程度及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1.2.1 并购动机
        1.2.2 企业经济网络的定义
        1.2.3 企业经济网络的类型
        1.2.4 网络经济
    1.3 研究意义与研究创新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创新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2 文献回顾
    2.1 基于企业并购动机实现程度的相关研究
    2.2 并购协同效应的来源
        2.2.1 规模经济的解释
        2.2.2 范围经济的解释
        2.2.3 交易成本节约的解释
        2.2.4 网络经济的解释
    2.3 不同网络与企业并购相关的研究
        2.3.1 政治关联与企业并购
        2.3.2 高管网络与企业并购
        2.3.3 董事网络与企业并购
        2.3.4 股东网络与企业并购
        2.3.5 创新网络与企业并购
        2.3.6 企业集团业务和价值链的联结与企业并购
    2.4 已有研究不足
3 基于网络协同的企业并购动机实现程度的机理分析
    3.1 理论基础
        3.1.1 社会网络理论
        3.1.2 协同效应理论
        3.1.3 资源基础理论
    3.2 基于网络协同的企业并购动机实现程度的基本逻辑
        3.2.1 网络经济与协同效应
        3.2.2 网络经济带来的资源优势
        3.2.3 网络经济与规模经济
        3.2.4 网络经济与范围经济
        3.2.5 网络经济与交易成本节约
4 基于网络协同的企业并购动机实现程度的检验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4.2 研究设计
        4.2.1 实证模型
        4.2.2 变量定义
        4.2.3 样本选择
    4.3 基于内部网络的实证分析
        4.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系数
        4.3.2 主回归结果
        4.3.3 异质性检验
        4.3.4 稳健性检验
        4.3.5 进一步分析:对协同效应来源的检验
    4.4 基于外部网络的实证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系数
        4.4.2 主回归结果
        4.4.3 异质性检验
        4.4.4 稳健性检验
        4.4.5 进一步分析:对协同效应来源的检验
5 规模经济的中介作用研究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5.2 研究设计
        5.2.1 实证模型
        5.2.2 变量定义
    5.3 实证结果
6 范围经济的中介作用研究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6.2 研究设计
        6.2.1 实证模型
        6.2.2 变量定义
    6.3 实证结果
7 交易成本节约的中介作用研究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7.2 研究设计
        7.2.1 实证模型
        7.2.2 变量定义
    7.3 实证结果
8 研究结论及其应用
    8.1 研究结论
    8.2 结论的应用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美的并购库卡协同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经济背景
        1.1.3 行业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跨国并购协同效应相关研究
        2.1.1 经营协同相关研究
        2.1.2 财务协同相关研究
        2.1.3 管理协同相关研究
        2.1.4 无形资产协同相关研究
    2.2 并购协同效应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
        2.2.1 事件研究法
        2.2.2 财务指标分析法
        2.2.3 非财务指标分析法
    2.3 文献述评
        2.3.1 并购协同效应理论述评
        2.3.2 并购协同效应评价方法述评
3 美的集团并购库卡案例介绍
    3.1 中国家电行业发展现状
        3.1.1 上游行业现状
        3.1.2 中游行业现状
        3.1.3 下游行业现状
    3.2 中国家电企业跨国并购特征
        3.2.1 中国家电行业跨国并购概况
        3.2.2 并购对象特点
        3.2.3 并购存在的问题
    3.3 并购双方介绍
        3.3.1 并购方——美的集团
        3.3.2 标的企业——德国库卡集团
    3.4 并购动因
        3.4.1 成本节约型并购
        3.4.2 技术型并购
        3.4.3 获取工业机器人中国市场
        3.4.4 进一步实施战略转型
    3.5 并购过程及结果
        3.5.1 并购方案
        3.5.2 支付方式
        3.5.3 并购结果
4 美的集团并购库卡经营协同分析
    4.1 市场控制力角度分析
        4.1.1 并购前后市场份额分析
        4.1.2 并购前后品牌价值分析
        4.1.3 并购前后重要客户销售额占比分析
    4.2 员工质量角度分析
        4.2.1 研发投入
        4.2.2 人才质量
    4.3 经营协同的绩效表现
        4.3.1 盈利能力
        4.3.2 成长能力分析
5 美的并购库卡管理协同分析
    5.1 采取多元化文化整合模式
    5.2 实施共享的渠道整合策略
        5.2.1 销售渠道的整合:整合工业机器人市场业务
        5.2.2 物流渠道的整合:瑞仕格与安得智联强强联合
    5.3 实施本土化研发、按需获取的技术整合策略
        5.3.1 按需获取技术
        5.3.2 实施本土化研发策略,注重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5.4 管理协同绩效表现
        5.4.1 并购前后营运能力分析
        5.4.2 经营费用管理水平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美的并购库卡财务协同分析
    6.1 并购前后财务指标分析
        6.1.1 短期偿债能力
        6.1.2 长期偿债能力
    6.2 财务协同绩效表现
        6.2.1 基于现金流分析
        6.2.2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市场绩效分析
        6.2.3 基于EVA的经济绩效表现
        6.2.4 EVA结果分析
    6.3 结论
7 美的跨国并购的启示及建议
    7.1 关于美的并购库卡案例的启示
        7.1.1 经营协同角度
        7.1.2 管理协同角度
        7.1.3 财务协同角度
    7.2 对家电企业跨国并购的建议
        7.2.1 扩大品牌效应
        7.2.2 增进技术协同
        7.2.3 防范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业绩补偿对赌协议在影视行业并购中的风险防控研究 ——以阅文集团并购新丽传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3 文献述评
    1.4 本文的创新点
2 对赌协议相关概念
    2.1 对赌协议定义
    2.2 对赌协议内容
        2.2.1 对赌协议主体
        2.2.2 对赌协议对象
        2.2.3 对赌协议标的资产的估值方法
        2.2.4 对赌协议的评判标准
        2.2.5 违约责任
    2.3 理论基础
        2.3.1 协同效应理论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3 并购风险理论
        2.3.4 激励理论
3 影视行业并购概况及相关风险
    3.1 影视行业发展概况
    3.2 影视行业并购概况
    3.3 影视行业存在的风险因素
4 案例简介
    4.1 并购方和被并购方概况
        4.1.1 阅文集团基本概况
        4.1.2 新丽传媒基本概况
    4.2 并购案例选择理由
        4.2.1 隶属关系协同
        4.2.2 业务协同
    4.3 并购过程及对赌协议内容概述
        4.3.1 并购过程
        4.3.2 高溢价并购
        4.3.3 并购前后的市场反应
    4.4 对赌协议具体执行情况
        4.4.1 业绩承诺完成情况
        4.4.2 未能完成目标业绩原因
5 对赌协议防控风险分析及绩效研究
    5.1 对赌协议防控风险分析
        5.1.1 事前控制高溢价风险
        5.1.2 事中控制支付风险
        5.1.3 事后控制整合风险
    5.2 阅文集团绩效研究
        5.2.1 财务绩效分析
        5.2.2 非财务绩效研究
6 案例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建议与启示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T公司并购Z公司的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并购动因研究
        1.3.2 并购绩效研究
        1.3.3 并购绩效评价研究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并购的含义及类型
        2.1.2 并购绩效
    2.2 并购动因理论
        2.2.1 分散风险理论
        2.2.2 协同效应理论
        2.2.3 多元化经营理论
    2.3 评价方法
        2.3.1 财务指标法
        2.3.2 事件研究法
        2.3.3 因子分析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T公司并购Z公司背景分析
    3.1 并购双方公司介绍
        3.1.1 T公司基本情况
        3.1.2 Z公司基本情况
    3.2 并购动因分析
        3.2.1 增强行业竞争力
        3.2.2 分散企业风险
        3.2.3 实现协同效应
        3.2.4 提升公司价值
    3.3 并购方案概况
        3.3.1 并购过程
        3.3.2 支付方式
        3.3.3 并购概况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T公司并购Z公司财务绩效评价
    4.1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绩效分析
        4.1.1 确定研究案例事件日与窗口期
        4.1.2 构建事件研究法模型
        4.1.3 超额收益率分析
    4.2 基于财务指标的绩效评价
        4.2.1 偿债能力
        4.2.2 营运能力
        4.2.3 盈利能力
        4.2.4 发展能力
    4.3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绩效评价
        4.3.1 因子分析法实施思路
        4.3.2 选取原始变量
        4.3.3 评价模型的构建
        4.3.4 评价得分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T公司并购Z公司非财务绩效评价
    5.1 竞争能力评价
    5.2 溢价商誉评价
    5.3 管理协同效应评价
    5.4 战略与业务的整合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选择合适并购价格
        6.2.2 正确使用业绩承诺
        6.2.3 进行充分事前调查
        6.2.4 强化自身管理能力
        6.2.5 合理制定企业发展战略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7)CY公司并购后财务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并购后财务整合概述
        2.1.1 财务整合概念
        2.1.2 财务整合模式
        2.1.3 财务整合内容
    2.2 相关文献综述及评述
        2.2.1 国外文献综述
        2.2.2 国内文献综述
        2.2.3 文献评述
第3章 并购后财务整合基础及策略研究
    3.1 并购整合理论基础
        3.1.1 系统论
        3.1.2 效率理论
        3.1.3 资源基础理论
    3.2 并购后财务整合成功的关键
        3.2.1 影响并购后财务整合的因素分析
        3.2.2 并购前尽职调查
        3.2.3 并购后财务整合协同
    3.3 并购后财务整合策略研究
        3.3.1 组织机制
        3.3.2 制度体系
        3.3.3 资源配置
第4章 CY公司并购案例综述
    4.1 CY公司并购案例基本情况
        4.1.1 CY公司基本情况
        4.1.2 并购OKI公司基本情况
        4.1.3 并购MT公司基本情况
    4.2 CY公司并购后财务整合面临的问题
        4.2.1 CY公司并购背景分析
        4.2.2 被并购公司所存在的问题
        4.2.3 并购后财务整合的制约因素
    4.3 财务整合实施准备
        4.3.1 制定财务整合计划
        4.3.2 建立整合项目实施小组
        4.3.3 并购后财务整合模式选择
    4.4 并购后财务整合实施
        4.4.1 案例实施策略研究
        4.4.2 财务整合实施路径研究
第5章 CY公司并购后财务整合效果评价
    5.1 并购后整合评价体系构建
    5.2 案例问卷调查评价
        5.2.1 问卷数据收集
        5.2.2 问卷指标统计分析
    5.3 财务整合综合效果评价
        5.3.1 资源优化配置
        5.3.2 融资能力提升
        5.3.3 税收规划优化
        5.3.4 价值链整合提升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建议与对策
    6.3 不足及展望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访谈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金隅集团并购冀东水泥的协同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并购动机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1 并购动因文献综述
        2.1.2 协同效应文献综述
    2.2 企业并购的相关概念
        2.2.1 并购的定义
        2.2.2 并购的基本类型
    2.3 企业并购的理论基础
        2.3.1 并购动因理论
        2.3.2 并购协同理论
3 并购协同效应识别及检验方法
    3.1 并购协同效应的识别方法
        3.1.1 经营协同效应的识别方法
        3.1.2 财务协同效应的识别方法
        3.1.3 管理协同效应的识别方法
    3.2 协同效应的检验方法
        3.2.1 会计指标分析法
        3.2.2 现金流贴现模型
4 金隅集团并购冀东水泥案例简介
    4.1 并购公司基本情况
        4.1.1 并购公司概况
        4.1.2 并购前经营及财务状况
    4.2 目标公司基本情况
        4.2.1 目标公司概况
        4.2.2 并购前经营及财务状况
    4.3 并购过程与结果
5 金隅集团并购冀东水泥的协同效应识别与检验
    5.1 协同效应的识别
        5.1.1 经营协同效应的识别
        5.1.2 财务协同效应的识别
        5.1.3 管理协同效应的识别
    5.2 基于会计指标法检验并购协同效应
        5.2.1 并购的经营协同效应分析
        5.2.2 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分析
        5.2.3 并购的管理协同效应分析
    5.3 基于现金流贴现模型检验并购协同效应
        5.3.1 主要财务比率估计
        5.3.2 估测资本成本
        5.3.3 估测并购前后二者未来现金流量
        5.3.4 并购前后在内在价值的对比分析
6 结语
    6.1 结论
    6.2 启示
    6.3 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战略选择下企业连续并购的价值创造研究 ——基于海螺水泥连续并购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战略管理
        1.3.2 并购动因
        1.3.3 并购创造价值影响因素
        1.3.4 并购创造价值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
2 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公司战略
        2.1.2 连续并购
        2.1.3 企业并购价值创造
    2.2 相关基本理论
        2.2.1 并购协同效应理论
        2.2.2 并购资源基础理论
        2.2.3 核心能力理论
        2.2.4 自由现金流量理论
3 研究设计
    3.1 方法选择
    3.2 案例选择
    3.3 数据收集
        3.3.1 数据收集来源和方式
        3.3.2 数据编码
    3.4 关键概念界定
    3.5 数据描述分析
    3.6 小结
4 海螺水泥连续并购案例介绍
    4.1 水泥行业现状分析
        4.1.1 水泥行业基本介绍
        4.1.2 水泥行业并购环境分析
    4.2 海螺水泥基本介绍
    4.3 海螺水泥并购过程
        4.3.1 规模报酬递增战略阶段的并购活动
        4.3.2 内涵式发展战略阶段的并购活动
        4.3.3 市场覆盖战略阶段的并购活动
    4.4 小结
5 海螺水泥连续并购优势及路径分析
    5.1 海螺水泥并购优势分析
        5.1.1 管理优势
        5.1.2 资金优势
        5.1.3 区位优势
        5.1.4 技术优势
    5.2 海螺水泥并购路径分析
        5.2.1 规模报酬递增战略阶段(1992~1997 年)
        5.2.2 内涵式发展战略阶段(1998~2007 年)
        5.2.3 市场覆盖战略阶段(2008~2018 年)
    5.3 小结
6 连续并购后公司价值的估算
    6.1 现金流量贴现模型
    6.2 两阶段连续并购后的公司估值
        6.2.1 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6.2.2 计算营业收入和相关指标
        6.2.3 计算利润表相关指标
        6.2.4 计算资产负债表相关指标
        6.2.5 计算自由现金流量
    6.3 三阶段连续并购后的公司估值
        6.3.1 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6.3.2 计算营业收入和相关指标
        6.3.3 计算利润表相关指标
        6.3.4 计算资产负债相关指标
        6.3.5 计算其他相关数据
        6.3.6 计算财务报表和自由现金流量
    6.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录

(10)影视传媒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研究 ——以华谊兄弟并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企业并购研究相关文献
        1.2.2 业绩承诺研究相关文献
        1.2.3 协同效应研究相关文献
        1.2.4 文献述评
    1.3 案例研究设计
        1.3.1 研究方法
        1.3.2 案例选择
        1.3.3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2 案例介绍
    2.1 行业背景介绍
        2.1.1 影视行业概述
        2.1.2 中国影视行业整体发展情况
        2.1.3 行业竞争者情况
    2.2 企业介绍
        2.2.1 并购方-华谊兄弟
        2.2.2 被并购方-东阳浩瀚
        2.2.3 被并购方-英雄互娱
        2.2.4 被并购方-东阳美拉
    2.3 并购的动因
        2.3.1 获取影视资源实现管理协同
        2.3.2 降低制作成本实现财务协同
        2.3.3 跨行业竞争实现经营协同
    2.4 并购交易的过程
        2.4.1 并购东阳浩瀚
        2.4.2 并购英雄互娱
        2.4.3 并购东阳美拉
3 案例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3.1 基于协同效应理论的并购绩效评价
        3.1.1 协同效应理论
        3.1.2 评价方法
    3.2 经营协同效应
        3.2.1 存在的问题
        3.2.2 原因分析:并购对象选择不当
    3.3 管理协同效应
        3.3.1 存在的问题
        3.3.2 原因分析:业绩承诺过高
    3.4 财务协同效应
        3.4.1 存在的问题
        3.4.2 原因分析:支付方式选择不当
4 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
    4.1 合理设计业绩承诺
    4.2 合理选择并购对象
    4.3 合理选择估值方式和支付方式
    4.4 提升人力资源管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论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国有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研究 ——以神华集团并购国电集团为例[D]. 孔静.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下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研究 ——以万华化学为例[D]. 刘佳叶.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基于网络协同的并购动机实现程度及影响机理研究[D]. 李超锋.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4]美的并购库卡协同效应分析[D]. 彭子安.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5]业绩补偿对赌协议在影视行业并购中的风险防控研究 ——以阅文集团并购新丽传媒为例[D]. 郭子钰.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6]T公司并购Z公司的绩效评价研究[D]. 许博远.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7]CY公司并购后财务整合研究[D]. 刘文华. 山东大学, 2020(05)
  • [8]金隅集团并购冀东水泥的协同效应研究[D]. 杨靖旭.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9]战略选择下企业连续并购的价值创造研究 ——基于海螺水泥连续并购的案例分析[D]. 高妍.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1)
  • [10]影视传媒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研究 ——以华谊兄弟并购为例[D]. 王佳欢.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