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分析法评论

经济分析法评论

一、经济分析法学评介(论文文献综述)

武西锋[1](2021)在《法学跨学科研究的中国之道》文中研究指明当今的知识生产方式已经发生革命性的范式转换,认知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学科界限并不真正存在,跨学科研究将成为未来知识生产的主要方式之一。法学跨学科研究在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吸收借鉴一般性经验的同时,关键在于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差异化和多元化建设原则,以制度创新来破除人为藩篱,营造宽松、自由的创新环境,瞄准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大力培养跨学科研究人才,推动研究机构和学术期刊互促互融,从而实现原创性理论突破,也为复杂前沿法律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雷雨清[2](2021)在《我国跨境破产规则的建构 ——以主从程序框架为基础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经济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跨境投资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自我国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战略以来,已逐渐从资本输入大国转变为资本输出和资本输入并行的国家。国有资本和私营资本参与国际化进程加快,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活跃度增强,跨境并购交易规模不断提升,我国本土企业在信息通信、医疗健康、金融、房地产、矿产、能源等多个领域迈出国际化步伐。然而,随着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地区性经贸摩擦纠纷增加,以及跨国企业的经营不善,近年来跨境破产案件日益增加。特别是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各国企业债务负担骤然加重,部分国家出现了大规模的企业破产潮。我国作为国际供应链上重要一环,部分跨境企业难以幸免,跨境破产事件如多米诺骨牌在世界迅速蔓延。上个世纪90年代,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了西方国家加快了跨境破产国际合作的进程,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对本国跨境破产规则进行了重构或完善。囿于我国当时经济国际化程度有限,跨境破产案件数量尚少,我国仅通过《企业破产法》第5条参照一般民商事判决的承认和执行规则设置了对外国破产判决的承认和执行规则,同时确立了我国破产判决的域外效力,这两项内容成为我国跨境破产领域的唯一规则。虽然该规则参照当时国际先进理念确定了修正的普及主义跨境破产规则模式,使我国司法实践有了明确规则可依,但由于我国跨境破产规则缺乏体系性、明确性、效率性,缺乏中外主体权利平等保护和协调机制,与国际规则差异较大等原因,导致在我国《企业破产法》立法后14年从未得以真正适用。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我国法院在跨境破产领域合作意愿态度消极。然而,随着我国当前形势的变化,我国跨境破产规则的建构变得愈加紧迫和必要,跨境破产规则的建构可以弥补我国现行规则的缺失与缺陷,应对中美贸易摩擦、产业结构调整、新冠疫情引发的跨境破产风险,契合我国营商环境改善的现实需求。在理论基础方面,建构我国跨境破产规则仍应坚持当前主流的修正的普及主义理论基础。我国跨境破产规则建构前宜明确遵循的原则,具体应以高效救助跨境破产债务人为首要原则,公平对待中外主体利益为主要原则,同时要符合不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原则。基于对当前国际主流的主从协助程序模式和主辅协助程序模式的特点分析,以主从程序为基础的规则框架更有利于我国建构一个完备的跨境破产规则体系,兼容主辅协助和主从协助方式的优点,使我国跨境破产规则既具备对外国主要破产程序的承认、协助和合作的功能,又能在必要时以从属破产程序保护本国债权人利益,实现“进可攻、退可守”。主从程序框架下,将建构我国跨境破产规则的主从程序界分规则、主从程序启动规则、主从程序框架下的协助规则、主从程序平行规则四个方面内容。首先,建立以主从程序为核心的跨境破产规则体系首先要对跨境破产程序性质进行界分以确定主从程序效力范围,协调多元破产程序管辖权限,明确跨境破产程序适用的法律规则。我国宜将债务人主要利益中心作为主从程序界分的认定规则,主要利益中心启动地破产程序为跨境破产的主要程序,我国可以启动辅助程序对外国主要破产程序进行承认和协助;债务人营业地启动程序为跨境破产从属程序,其效力仅及于该国境内财产。以债务人注册地为主要利益中心的首要推定,以债务人管理和控制地为例外,充分保护第三人的合理信赖利益,仅在例外情况下才根据破产管理人和利益相关方申请对主要利益中心是否随破产程序发生转移进行审查。其次,跨境破产程序的启动规则包括主要程序的启动规则、从属破产程序的启动规则,以及对外国主要破产程序承认和协助的辅助程序规则。其中前两项程序为单独的针对债务人财产进行集中性分配和管理的破产程序,而辅助程序是我国法院对外国破产程序的审查程序。建构这三项程序的启动规则时,宜结合我国现行破产法规定及国际破产前沿经验,对程序启动的原因、主体、客体、审查方式、启动后的效力和效果进行逐一规定。第三,跨境破产程序的协助规则包括协助的条件规则和措施规则两部分。结合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对外国破产程序协助需要满足互惠原则、符合我国公共利益、不损害我国债权人利益三项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原则性和概括性,文章结合国外司法裁判经验对这三项条件的认定方式进行了逐一讨论。对协助措施规则应从措施的启动、范围和方式三方面予以建构:采取承认和协助分步走的模式;允许协助措施具有一定时间范围的溯及效力;协助措施的财产范围应尽可能及于债务人在我国境内的所有财产,但原则上债务人不能利用我国协助措施变相规避我国法律规定下强制性法律义务;协助的方式应视外国破产程序的主从性质有所区分;协助需符合必要性、合法性和一致性原则;引入临时救济措施,增加债务人财产保护的及时性。第四,跨境破产主从程序平行规则是主从程序并行时协调境内外破产程序的重要规则依据。主从程序平行规则可以有效建立境内与境外破产程序的合作机制,增加我国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制度空间,满足跨国企业集团破产的程序协调需要。文章建议我国引入主从程序平行合作规则、主从程序虚拟合并规则、主从程序破产协议规则,以及跨国企业集团破产的平行协调规则。建立以破产管理人为核心的主从程序平行合作机制,赋予我国破产管理人进行主从程序合作和协调权利;设置虚拟合并规则,允许破产管理人为我国债权人利益与外国破产程序主体进行谈判,做出附条件不启动我国程序的承诺;允许我国破产管理人在法院批准下与他国程序的管理人达成主从程序破产协议,发挥破产协议协调主从程序冲突、提高程序合作效率、协商破产重整计划的作用;建立符合跨国企业集团破产特点的平行协调规则,根据跨国企业集团的一体化程度,决定采用单一实体对待方式还是主从程序协同方式,对企业集团成员参与其他程序尽可能地提供信息和程序上的协助。

杨贤敏[3](2021)在《上海《经济周报》研究(1945-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周报》是1945-1949年间上海出版发行的对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理论性经济刊物。目前,该刊物已有相关纸质版和电子版出版发行,但学术界对其缺乏专题系统研究。《经济周报》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之一,主要内容是对这一时期国内外经济问题和经济理论进行了理论性和现实性的综合研究报道。例如,关于国内经济问题中的农业问题、对外贸易问题和通货膨胀问题;关于国际经济问题中的美国与英国、苏联与东欧国家以及部分亚洲国家的经济问题;关于古典经济学派和现代经济学派——凯恩斯主义,等等。本文运用历史学和其他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借助拉斯韦尔“5W”理论对《经济周报》的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传播内容、传播途径和传播效果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并从资料收集、主题内容及文化传媒等方面,深刻揭示了其学术理论价值和进步意义,同时也希望相关研究方法对这一时期其他大众传媒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学术启发和借鉴。

黎淑翎[4](2020)在《《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规制尺度及其技术工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逾三十年的法制化进程中,关于控规对城市发展的适应性、控规的地位和角色、控规的管控技术等问题的探讨和反思从未停歇。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中,在促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下,在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型的背景下,我国规划管理和开发控制的管控技术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提高它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权威性是一项重要的议题。美国的区划实践已经超过一个世纪,其管控技术在全球不同制度和发展背景的地区得到推广,可见其适应力和有效性。我国控规的管控技术和指标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美国区划,同时又依据本土化的认知和创新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工具。从对控规管控技术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区划中部分关键指标或未引入控规,或在我国的相关研究中被误读,或在控规中执行不同的控制功能,这些差异往往对指标的管控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重新全面探究和审视区划的管控工具和技术逻辑,对完善控规管控技术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区划是美国地方政府普遍执行的开发控制制度,具有丰富的多元性。作为美国第一个实施综合区划的城市,纽约市城市空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纽约发展的成就足以证明其区划技术的有效性和适应性。《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是纽约区划的重要转折和现行区划的基础,引入了“一张图”的综合分区体系,综合修订了法规文本结构,创新使用了容积率、开敞空间率、用途组、奖励区划等技术工具,对研究现代区划管控技术工具和逻辑具有较高的价值。本文运用历史、文献和比较的研究方法,以全文翻译《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为基础,分析《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规制尺度和技术工具,辨析指标和规则的含义,全面审视和探究纽约区划控制的技术逻辑,理解其管控理念、原则和目标、规制尺度、管控指标和规则之间的关联性,探索指标的赋值逻辑,挖掘区划管控技术的原理,结合我国规划管控技术的问题,以期超越“简单模仿”、超越制度的差异而为完善我国规划管控技术提供具有适应性的创新建议。论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形成历史、特点、立法目的、管控范畴、规制尺度、分区体系和文本结构,为分析和理解该法的技术工具提供背景、框架和理念的基础资料;同时通过阐明法规形成的背景及其技术工具创新所应对的发展需求,论述研究《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管控技术具有现实意义。第二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分析《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四项基本的管控内容:用途、体位(bulk)、标牌、停车。每一章的论述遵循基本的结构:阐明该项管控内容的目标或理念变迁;分析管控框架和规制尺度;解释具体技术工具中指标和规则的含义;探讨管控的技术逻辑,包括“目标—规制尺度—指标和规则”的关系、各项技术工具(指标和规则)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指标的赋值逻辑;结合我国相关管控实践的比较研究,提出我国规划管理和开发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改善的建议和思路。第三部分为论文的第七章,以比较的视角分析了规制型开发控制体系的特点,阐明纽约区划的“自我实施”特征及由此决定的法规形式特点,解释《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实施与裁量机制,为完善我国控规的裁量机制提供借鉴经验。本文基于对一部完整的典型地方区划法规的多维度、系统性综合分析,探析了“一张图”综合区划中规划和管控目标、规制尺度、技术工具、指标体系和数值之间的关联性和传导机制,以比较的视角为我国完善规划管理和开发控制的技术工具提供完善建议。

杨佶欣[5](2020)在《合作式司法中的对话 ——以审前辩护为切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总体而言,包括控辩协商和被害-加害恢复与和解的“合作式司法”模式,在当今世界已然成为一种变革潮流。无论是大陆法系国家强化认罪协商,还是英美法系国家在原有的合意制度之外酝酿新的对话形式,都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审前程序处理案件、解决纠纷乃至形成事实的新诉讼模式。在此背景下,我国当前的司法合作制度,也即和解与认罪认罚从宽机制,体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尤其在当前域外诸国“放弃审判制度”方兴未艾之时。然而,不迎合世界潮流并非表明制度的滞后性,只有实践需求才能有效论证变革的必要性。对此,若从审前程序的辩护样态出发,可以知晓,我国在辩护方与控方的交涉、对话上已有长足的发展,如辩护律师推动形成的纠纷解决、侦查合作、审前诉讼终结,以及伴随其间的“对话”或“交涉”过程,都可以从一个侧面生动地展现。然而,相对于实践的发展形态,当前的制度框架——和解与认罪认罚——并不能完全满足其需求;两制度不仅具有外在功能上的不足,也一定程度存在内部的衔接不畅、减让幅度不明确等问题,这是诉讼参与者对话的障碍。正因为如此,我们应立足实际需求,明晰当前认罪认罚与和解制度存在的内在与外在的痛点,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合理地分析域外经验,由此获得相应的启发。这将明确对话机制的基础所在,也会为实务操作提供更有效、规范的经验借鉴。鉴于此,虽然当前制度存在诸多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贸然移植往往事与愿违,但至少应以开放心态看待制度,认识到其相对于实践需求、域外潮流可能的滞后之处。相应制度的完善或许是审前程序对话的平等性、有效性的有利条件。同时,在我国某些法治较为发达、司法办案与辩护的质量相对较高的地区,先行先试某些域外前沿经验,可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综上,本文的主要思路如下。导论部分将对本文的研究制度背景、现有文献综述、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的方法和思路,做一简述。第一章将分析合作式司法的概念及其制度基础,并明确辩护功能得以发挥的条件。笔者将厘清合作式司法的基本概念,并做好相关的辨析,分析其存在的域内外制度;也将强调“对话”在其中的重要意义及相应形式。其次,本文还将分析在这种合作与对话的环境中,辩护律师在审前具有何种相对优势,具有何种良性条件,为接下来的深入论述打下基础。第二章聚焦辩护的对话经验。具体而言,将从审前辩护的部分实践案例入手,分析其可能存在的新形态,并尽量分析其中的法理构造和产生因素。基于此,笔者还将对实践中的侦查合作、类案特殊性以及相应交涉过程予以梳理。第三章论述当前和解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局限性。深入讨论辩护实务后,本文将分析现有的和解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实践(尤其是对话与合意达成)的制约因素,包括实践效果层面、内在衔接以及外在功能层面的全面梳理。基于此,将明确对话机制形成的短板何在。第四和第五章将分别梳理域外经验,并简述社会性因素。具体而言,笔者将对域外相应有利于对话的制度基础予以梳理,既为我国当前对话机制的塑造提供借鉴,也将真正为实务中办案者、辩护律师提供一定的经验参考。或许,在相应时机成熟时,我国亦会开启制度变革的大门。最后,还将从法律职业的角度,简要归纳对话实践经验产生的社会性因素,基于此,将有利于我们看清实务中潜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规制的思路。第五章的最后一节,集中归纳合作式司法中,对话得以有效、平等开展的充分必要条件(制度层面),展望合作/协同这一模式的发展方向。

李辰[6](2020)在《《知识产权精要:制度创新与知识创新》(第八章)汉英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报告是一篇关于《知识产权精要:制度创新与知识创新》的第八章《经济属性与效益目标——知识产权制度的经济分析》的汉英翻译任务的实践报告。原文为读者了解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提供了一个新视野,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产权界定与知识产权的制度选择、产权交易与知识产权的利用、产权保护与知识产权的法律救济。在具体的实践中,译者从词汇、句子和篇章三个方面对原文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名词化特征突出。作者用词谨慎,使用了大量有关法律和经济的专有名词以及带有类词缀的词语。在句法层面,原文复杂句较多,句子较长,主要句型为:流水句、并列句、无主句以及长定语句。在语篇层面,原文具有典型的学术论文风格,衔接连贯,用语正式简洁,方便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作者的学术观点。结合原文特点和客户要求,译者决定采用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来指导此次的翻译实践。在交际翻译理论的启发下,译者在此次翻译实践中旨在达到以下三个标准:准确、自然和等效。为实现术语准确,译者进行资料查找、翻阅词典以及采取权威表达;为实现语句表达自然,译者采取重组、省译、转换等翻译技巧确保句子流畅,帮助目标语读者减少阅读障碍;为确保译文取得近似原文的功效,译者使用不同的衔接手段,尽可能接近原作的笔调,保留原作特色。通过以上分析,译者发现在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译者能够在忠实传达作者原意的基础上,使译文读者感受良好的阅读体验,达到学术交流目的。同时,译者也希望通过以交际翻译理论指导此次实践,为作者本人以及其他译者在以后翻译学术论文时提供帮助。

王俐智[7](2020)在《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研究》文中认为合同法传统理论认为合同解除权只能由守约方享有。2006年公布的新宇案确立了允许违约方解除合同的规则,随后,关于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理论研究陆续出现。民法典编纂之际,合同编是否要规定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问题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广泛的争议,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争议主要表现为权利有无的争议和权利定性的争议。针对前者,学界主要有“否定说”和“有限肯定说”两种观点;针对后者,学界主要有“申请权说”、“请求权说”以及“解除权说”三种观点。相较之下,“否定说”关于违约方合同解除权违反合同法基本原则、不效率以及不道德的观点均不具有说服力。违约方合同解除权有着充分的理论基础:首先,合同解除的功能不具有惩罚性,合同解除的目的是破解合同僵局,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符合合同解除制度的目的和功能;其次,实际履行的可替代性以及损害赔偿的充分性决定了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符合违约救济的选择理论;最后,理性人假设、不完备合同理论以及交易成本理论说明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符合法律的效率价值。违约方的合同解除权有着充分的司法实践基础。司法实践基本情况是,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案件逐年增多,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区且出现在买卖合同、租赁合同等各类纠纷之中,是司法实践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争议问题。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实证研究表明:裁判观点倾向于支持违约方的合同解除权,总体支持比例达到64.2%;支持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主要法律依据是《合同法》第110条;支持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裁判理由非常丰富,可以概括为衡平当事人的利益、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履行费用过高以及避免社会财富浪费。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适用条件是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核心问题,具体分为客观条件、价值条件和程序条件三个方面。客观条件方面,不能履行和目的不达的双重要件限制过于严苛且存在重复;目的不达的单独要件能够涵盖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主要争议,更为合适;目的不达的具体判断上,应区分典型目的和个别交易目的,根据违约程度结合具体要素进行判断;目的不达的主体标准是违约方。价值条件方面,解除权人不行使解除权不属于权利滥用,但可能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解除权人不行使解除权还会引起合同僵局,进而违反效率原则;解除权人不行使解除权对违约方明显不公平,违反公平原则。程序条件方面,违约方需要通过诉讼或者仲裁程序解除合同。因此,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条件可以概括为:1.继续履行不能实现合同目的;2.解除权人不行使解除权违反诚实信用原则;3.合同继续履行对违约方明显不公平;4.合同陷入僵局;5.违约方通过诉讼或者仲裁的方式主张。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现实争议是发生在具体合同类型之中的,实践中主要集中在租赁合同与买卖合同两类纠纷。租赁合同的实证研究表明:承租人与出租人的区分、自然人与公司的区分等主体因素对违约方合同解除权几乎无影响;法律依据对违约方合同解除权影响最大的是《合同法》第110条,《合同法》第94条以及合同法原则对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影响很弱;合同目的能否实现、是否显失公平以及是否影响社会经济利益是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主要实体影响因素,三者均有较强的影响力。买卖合同的实证研究表明:裁判观点也倾向于支持违约方合同解除权,且其支持率高于租赁合同以及整体情况;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主要法律依据是《合同法》第110条;与租赁合同的对比可知,买卖合同中的主要履行障碍是事实上不能履行,而租赁合同中的履行障碍主要是履行费用过高;合同目的能否实现、是否显失公平以及是否影响社会经济利益也是买卖合同中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影响因素,但与租赁合同不同,买卖合同较少涉及社会经济利益,更为关注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法律后果包括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两个方面。合同解除方面,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由人民法院确定,人民法院主要是审查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适用条件是否齐备,在满足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条件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并无自由裁量空间。合同解除的时点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一定的混乱,基于对对守约方充分赔偿的需要,合同解除的时点应为裁判时。损害赔偿方面,合同解除不影响违约责任的承担,人民法院负有对守约方释明的义务,不应机械适用不告不理原则,应对损害赔偿一并处理。损害赔偿的计算是充分损害赔偿的前提,一方面要厘清损害赔偿的利益结构,另一方面要对典型合同的损害赔偿的计算进行类型化总结。虽然《民法典》删除了专款规定的违约方解除合同的条件的规则,但违约方的合同解除权在民法典背景并非没有解释的空间。民法典背景下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解释路径包括《民法典》第563条、第580条、第9条以及《九民纪要》第48条。《民法典》第563条源于《合同法》第94条,对于该条规定的“当事人”是否包括违约方的的解释争议集中于该条的体系解释和立法目的解释,而该条的司法适用表明,当事人不限于违约方的观点存在诸多的合理性。《民法典》第563条的体系解释与历史解释的结论也支持当事人含义的多样化。除了《民法典》第563条,违约方合同解除权尚有其他解释路径加以佐证。首先,根据《民法典》第580条的规定,在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履行费用过高等情形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条件下,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终止合同权利义务关系,违约方据此享有的合同终止权亦即合同解除权。其次,《民法典》第9条规定的“绿色原则”要求民事活动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核心价值是破解合同僵局,有效利用资源、避免社会财富浪费,符合“绿色原则”的要求。最后,《九民纪要》第48条明确规定了违约方解除合同的权利,虽然《九民纪要》不是《民法典》的司法解释,但是司法对这一问题的实践立场和解决方案对民法典背景下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解释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李海莹[8](2020)在《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各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外体育赛事繁荣发展。同时,知识产权制度为各类知识产品提供了广泛保护,并衍生出了与体育赛事相关的有关知识产权的问题。例如,体育赛事可版权性问题,体育赛事直播或转播的性质和权利归属问题,体育赛事标志的保护等问题。但一方面,多数学者讨论体育赛事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多以赛事直播或转播为起点,忽视了赛事组织者“对体育赛事整体进行商业利用”而由此享有的一切权利。换言之,对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方面的研究过于偏重某一方面,从而不能全面的研究该选题内容;另一方面,我国是以大陆法系为参照的成文法国家,相关法律实践也理所当然地依赖于成文法规范,但有关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或散见于各个法律法规中,或无相关规定可以适用。由此,不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司法实践,都需在法律规范的框架内进行,但也产生了一系列有关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与体育赛事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规范有哪些?第二,这些法律规范是综合性的,还是单一性的?是专门化的,还是仅有部分涉及?第三,这些法律规范存在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因此,本文围绕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以现阶段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为研究出发点,分析我国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保护的现状及不足,并在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的正当性分析以及域外保护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为当前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存在的问题谋求化解之法。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对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问题展开讨论。第一部分以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概述开篇,为使论述对象清晰化和具体化,将体育赛事限定在“商业化或营利性体育赛事”的范围内。在论述体育赛事知识产权内容时,需首先明确体育赛事知识产权并非知识产权法定权利类型之一,“体育赛事知识产权”仅为阐述方式上的便利,其内涵是与体育赛事相关的知识产权内容,具有一般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以及基本特征。本文第二、三部分是对体育赛事知识产权存在的法理依据以及域外国家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理规范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本文第二部分是从法学基础理论的角度,着重分析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正当性。正当性分析是研究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的基础和前提。若该研究内容不具有正当性,那么在此基础上实施的处分、收益等行为将会失去根基。因此,本文从洛克的劳动财产论、黑格尔的人格理论以及边沁的功利主义出发,去寻求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保护的正当性基础。第三部分是对域外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的研究,拟通过对比分析,梳理出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存在问题的原因所在。与知识产权有关的综合性的国际条约以及涉及着作权、工业产权的国际法律规范中,有关体育赛事的内容较少,对体育赛事的规制尚不足以规范,且多部国际性文件不具有国际法律效力。本文还就部分域外国家关于体育赛事知识产权的法律规范进行研究,美国作为英美法系典型的代表国家之一,《体育转播法》是针对体育赛事转播专门制定的单行法,对规制体育赛事转播行为及相关法律责任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澳大利亚、英国、法国以及巴西等国家也有关于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域外国家关于体育赛事知识产权的法律规范可以为建立完善的赛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第四部分在上文对体育赛事知识产权基础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进行梳理。根据体育赛事法律规范中涉及的知识产权内容以及知识产权法律规范中可适用体育赛事的条款,将我国相关法律规范分为两方面:第一,与体育赛事相关的专门立法;第二,相关知识产权法律规范对体育赛事的规制,这涉及我国《着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特殊标志管理条例》等。综合上述法律规范对体育赛事知识产权的规定,从而剖析总结出我国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在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的系统化、体系化方面尚待完善,法律规范的法律效力方面还有待提升。最后,本文第五章对体育赛事知识产权保护进行体系化构建。在分析我国及域外关于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的缺陷和不足的基础上,加之,对法律条款分散、法律规范涉及的赛事种类单一以及法律规范的位阶较低等问题一一进行剖析,并在平衡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的基础上,从而确定制定《体育赛事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的必要性。并对该《条例》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包括该《条例》规制的权利主体,保护范围、权利行使,力求在该《条例》中为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提供全面、系统的规定。最后,在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建设中,还需厘清《条例》与《民法总则》《反不正当竞争法》《体育法》等法律规范在适用上的关系。

苏冬冬[9](2020)在《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研究》文中认为在医药技术、医药经济和公共健康备受关注的当下,如何有效对医药发明进行专利保护,既可以激励医药技术创新和促进医药产业发展,又可以满足药品可及性和保障公众健康权益的实现,已成为国内外学界和产业界讨论的重点话题。目前,我国药品注册审批环节不审查拟上市药品的专利状况,导致上市后的药品面临着专利侵权和退市的双重风险。药品注册审批环节缺乏有效的专利争议解决机制,难以有效保护药品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为此,制度上需要引入一种机制将药品的注册审批与专利权的保护相联系。美国1984年的《Hatch-Maxman法案》首创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并在2003年的《医疗保险处方药改进和现代化法案》(MMA)中得到优化和完善。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是一个复杂的制度体系,包括程序链接和职能机构链接,涵盖简化新药申请程序、专利信息公示、专利声明、暂缓审批期、专利挑战机制、首仿药市场独占期等内容。我国现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仅是对药品的审评审批与专利的权属状态之间的联系作出了原则性规定,尚未建立实质意义上的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我国既有规定过于简单宽泛,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实际运行效果不佳,难以满足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实际需求。为此,国家从宏观政策和立法层面提出要探索构建药品专利链接制度,这引起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广泛讨论。为了保障医药创新政策的有效部署落实和立法工作的顺利推进,有必要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设计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建构方案。对药品专利链接制度进行全方位和体系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本文通过全面梳理和分析药品专利链接制度产生的缘由、创立的背景、发展历程、基本内容、发挥的功效,挖掘该制度所蕴含的宗旨和价值理念,剖析制度的内在运行机理及其缺陷,探寻该制度建立、实施过程中的关键和重要影响因素,发现和解决药品专利链接制度与其他相关制度的协调与衔接问题,剖析制度运行中产生的竞争法问题,在对比分析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建立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国家的立法实践、实际运行状况及其实施效果、所进行的革新举措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不同立法模式的优缺点,吸收、合理借鉴这些国家在药品专利保护与药品监管制度改革方面所进行的有益尝试、探索和经验,结合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实际、医药创新政策和制度环境,确立我国的药品专利链接立法模式和构建出科学、合理、健全的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完善我国药品专利保护与药品监管制度体系。本文除导论和结语外,共由六章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解读。本章从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内涵出发,厘清了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含义及其适用范围,明晰了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建立的判断标准,梳理了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产生缘由与演变过程,剖析了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内在运行机制及其缺陷,确定了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功能及作用,分析了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基本内容。本章的内容为全文探讨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奠定了基础。就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本身而言,其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促进新药研发和及时确定专利法律状态的正效应时,也具有阻碍仿制药竞争和危及药品可及性的负效应。第二章,我国建立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本章通过深入剖析药品专利链接的制度逻辑及其合理内核,挖掘出该制度建立的正当性基础和基本价值取向,结合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实际、医药产业政策的演变过程,探寻该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药品专利链接制度为药品专利权人提供了在药品上市前解决专利纠纷的途径,是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得以实现的手段之一。该制度遵循私有财产权不受侵犯的宪法原则、契合利益平衡的立法旨趣、合乎法律制度的基本价值目标、符合最优资源配置的要求和我国的知识产权政策立场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目标。该制度有助于强化药品专利权的保护,激励药品创新;有利于促进仿制药与创新药的充分竞争,实现医药产业的良性发展;有助于解决公民健康需求与药品供给不足的矛盾。该制度是解决我国药品专利保护不力、医药产业创新不足和高质量药品紧缺问题的重要途径,是落实国家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创新政策和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制度设计。第三章,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比较法考察。本章主要考察了建立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同时结合近年来签订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中有关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规定,对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和实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国家,其后得到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的响应和仿效实施。实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国家基于本国实际和政策目标采取了不同的链接模式,且产生了不同的实施效果。美国将国内立法中的药品专利链接机制通过双边或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方式向其他国家或地区推行。现阶段,由于各成员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结构不同,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尚无法在国际范围内形成统一的标准。未来将会成为国际药品专利保护领域的一项基本准则。第四章,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配套法律制度。本章详细介绍了与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相配套的药品试验例外、药品专利期限延长、药品试验数据保护的制度内容,分析了这三个制度的功能及作用、制度本身的利与弊,以及与药品专利链接制度之间的关系。这几个制度实质上是围绕着药品专利保护与创新药研发之间的矛盾和药品专利权人的私人利益与和社会福利的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而展开。药品试验例外制度与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是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关系。药品专利链接制度与药品专利期限延长制度的并行实施,起到了相互配合和相互制约的作用。药品试验数据保护是药品专利链接的基础,药品专利链接是药品试验数据保护的延伸。与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相关的各个制度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相互平衡,能够起到共同激励创新药物的开发和加快仿制药及时上市的作用。第五章,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滥用的法律规制。本章主要探讨了美国和加拿大在应对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滥用问题方面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同时也考察了欧盟在应对相关问题上的经验做法。从微观的角度对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实施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挖掘法院对同类案件作不同处理的法理依据,总结归纳相关行为的违法性判定要件。针对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医药产业发展实际、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提出了我国应对相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滥用主要表现为药品专利常青(药品专利不当登记)和反向支付协议两类典型行为。药品领域的专利常青、反向支付协议问题本质上反映了药品创新激励保护和市场自由竞争之间的冲突与平衡问题。运用反垄断法规制药品专利常青行为和反向支付协议行为具有正当性基础,对这些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应遵循合理分析原则,综合衡量其垄断行为对竞争的正负效应,以判定是否落入反垄断法的规制范畴。第六章,我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构建的体系化思考。本章在梳理及评析现有药品专利链接模式,分析我国与药品专利链接相关的现行立法规定、实施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参考借鉴其他国家相关立法与实践的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实际和法制环境,提出该制度在我国建构的基本设想和具体实施方案。我国与药品专利链接相关的现行立法规定主要存在规定缺乏上位法依据、规定不具系统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等突出问题。在药品注册审批实践中因药品注册申报引发的专利纠纷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因而,在我国构建药品专利链接制度需要补充制度创设的依据和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专利链接方案。同时,在具体制度设计时,需要立足我国实际、注重与相关法律制度的协调与衔接,并建立相应的配套法律机制。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合理内核在于利益平衡,其通过一系列精巧的平衡设计,激励原研药企业继续研发新药并推向市场,鼓励仿制药企业挑战原研药企业的专利,使原研药行业与仿制药行业保持良性协调发展。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有效实施及其所追求的利益平衡价值目标的实现,需要相关法律制度的制约、配合和支撑,构建起一套较为完整的促进原研药与仿制药协调发展的法律制度体系。在中国语境下实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应当警惕该制度滥用可能带来的反竞争风险。立法者和政策制定者应科学评估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利弊,克服制度本身的内在缺陷,消解该制度对药品可及性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刘辉[10](2020)在《论霍姆斯的司法观》文中认为霍姆斯大法官是美国法学理论和司法界的伟大圣贤,在其法官职业生涯中,撰写了2000余份司法意见,其司法观念和法学思想在美国司法界有深远影响。霍姆斯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认为法律是根据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历史积淀而发展和不断变化的,对于宪法的制定和解释应当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这透视出霍姆斯鲜明的法律改革主义司法观;他否定形而上学观点,主张法律不是自然法学派所言的客观必然的人类社会规律,而是对法院权衡相互竞争不同群体的利益的预测,指出法律是工具性的,依赖于实际需要,体现在具体实践中,这透视出霍姆斯鲜明的司法实用主义司法观;他强调法律背后的理论是立法者而不是法官首先考虑的问题,司法机关不能高居为超级立法机关,不能判断立法机关在地方经济领域的政策决定是否正确。法官应遵循先例和现有立法执行法律,只能局限在无先例可循的缝隙中根据法律原则做出裁决,这透视出霍姆斯鲜明的司法克制主义司法观。这些司法观在洛克纳诉纽约州案(Lochner v.New York)以及艾布拉姆斯诉合众国案(Abrams v.United States)等案件当中得到充分体现。霍姆斯在《普通法》中,提出“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经典论断,但作为法律实用主义者,他在强调历史和社会政策在法律发展中的经验作用的同时也注重建立法律的抽象、概念的逻辑体系以及逻辑在法律实践中的运用。霍姆斯的司法观对当代中国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法官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中的一员,不能只是机械的运用法律条文,更应结合社会关系理解条文的原理,这在没有具体法律规定可循的具体案件中,进行综合价值判断和利益平衡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还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语境下,具体分析和准确把握司法克制与司法能动、法律存在与社会存在、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关系,以达到司法过程的科学运行。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霍姆斯法学思想的局限性,其关于法律是一种预测的观点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怀疑一切容易陷入不可认知的悖论,只注重表象而忽略法律的价值,导致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法对社会关系的调节和引导等功能作用。

二、经济分析法学评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分析法学评介(论文提纲范文)

(1)法学跨学科研究的中国之道(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践驱动与理论逻辑
    (一)法律实践的时代呼唤
        1. 风险社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需要跨学科研究思维
        2. 未知的人工智能时代需要探索可能性法律解决方案
        3. 经济全球化需要综合性法律服务
    (二)理论逻辑的多维阐释
        1. 知识重新走向综合是必然规律
        2. 知识生产方式的革命性范式转换
        3. 认知科学对学科界限的重新定义
二、研究评述与经验借鉴
    (一)现状与问题:庸俗化的不良倾向与实现路径探索的缺失
        1. 值得注意的庸俗化倾向
        2. 路径选择和机制设计的研究匮乏
    (二)经验与借鉴:四种可能性类型
        1. 基本型法学跨学科研究:法学与其他传统社会科学的融合
        2. 开创型法学跨学科研究:应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或方法研究法律问题,开创新的法学研究领域
        3. 发展型法学跨学科研究:以观察经验、数据或实验来检验和发展法学理论
        4.“非法律”型法学跨学科研究:研究综合性社会问题和新兴科技领域中的法律问题
三、发展战略与实施路径
    (一)从战略高度看待跨学科研究,坚持差异化和多元化建设原则
    (二)坚持科学创新精神,以“问题—应用”为导向瞄准重点领域重点问题
    (三)大力培养视野宽阔的研究人才,不断提高跨学科研究能力
    (四)建立跨学科研究平台,推动研究机构与学术期刊互促互融
四、结语

(2)我国跨境破产规则的建构 ——以主从程序框架为基础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基本构架
第一章 我国跨境破产规则建构的现实意义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我国跨境破产规则建构的现实意义
        一、弥补现行规则的缺失与缺陷
        二、应对各种因素引发的跨境破产风险
        三、契合营商环境改善的现实需求
    第二节 我国跨境破产规则建构的理论基础
        一、普及主义理论
        二、地域主义理论
    小结
第二章 我国跨境破产规则建构遵循的原则与逻辑前提
    第一节 我国跨境破产规则建构遵循的原则
        一、高效救济跨境债务人利益原则
        二、公平对待中外债权人利益原则
        三、维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第二节 我国跨境破产主从程序框架的逻辑前提
        一、两种程序模式的客观评介
        二、我国主从程序框架的立法选择
    小结
第三章 我国跨境破产主从程序界分规则的建构
    第一节 我国跨境破产主从程序界分规则建构的意义
        一、协调多元破产程序管辖权
        二、区分主从破产程序效力范围
        三、确定破产程序统一适用法律
    第二节 我国跨境破产界分规则的性质与效力
        一、我国跨境破产界分规则的性质
        二、我国跨境破产界分规则的法律效力
    第三节 我国跨境破产主从程序界分的认定规则
        一、我国主从程序界分认定规则的定位
        二、我国对债务人主要利益中心的认定
    小结
第四章 我国跨境破产主从程序启动规则的建构
    第一节 我国跨境破产主要程序的启动规则
        一、主要破产程序的启动原因
        二、主要破产程序的启动主体
        三、主要破产程序的启动审查
        四、主要破产程序的启动效力
    第二节 我国跨境破产从属程序的启动规则
        一、从属破产程序的启动原因
        二、从属破产程序的启动主体
        三、从属破产程序的启动审查
        四、从属破产程序的启动效力
    第三节 主从程序框架下我国辅助程序的启动规则
        一、辅助程序的启动主体
        二、辅助程序的启动客体
        三、辅助程序的管辖法院
        四、辅助程序的申请程序
        五、辅助程序的启动效果
    小结
第五章 主从程序框架下我国跨境破产协助规则的建构
    第一节 我国跨境破产协助的条件规则
        一、跨境破产协助应遵守互惠原则
        二、跨境破产协助应符合我国公共利益
        三、跨境破产协助不应损害我国债权人利益
    第二节 我国跨境破产协助的措施规则
        一、协助措施的启动
        二、协助措施的范围
        三、协助措施的方式
    小结
第六章 我国跨境破产主从程序平行规则的建构
    第一节 我国跨境破产主从程序平行规则建构的必要性
        一、建立境内与境外破产程序的合作机制
        二、增加保护我国债权人利益的制度空间
        三、满足跨国企业集团破产程序协调的需要
    第二节 我国跨境破产主从程序平行规则的主要内容
        一、主从程序平行合作规则
        二、主从程序虚拟合并规则
        三、主从程序破产协议规则
        四、跨国企业集团破产的平行协调规则
    小结
结语
附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跨境破产案件的指导意见 (立法建议稿)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3)上海《经济周报》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2 《经济周报》概况
    2.1 创办背景
    2.2 创办经过
    2.3 办刊宗旨
    2.4 栏目设置
    2.5 发行情况
    2.6 经费来源
3 《经济周报》的作者群体和读者群体
    3.1 作者群体
    3.2 读者群体
    3.3 良好的编读互动
4 《经济周报》关于国内经济问题研究
    4.1 农业问题研究
    4.2 对外贸易研究
    4.3 通货膨胀研究
    小结
5 《经济周报》关于国际经济问题研究
    5.1 英美等国家经济问题研究
    5.2 苏联与东欧国家经济问题研究
    5.3 部分亚洲国家经济问题研究
    小结
6 《经济周报》关于经济理论与实践方法评介
    6.1 《经济周报》涉及的经济理论学派
    6.2 经济方法的研究
    小结
7《经济周报》的特点、地位、学术价值及影响
    7.1 办刊特点
    7.2 所处地位
    7.3 学术价值
    7.4 积极影响与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经济周报》作者简况表
致谢

(4)《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规制尺度及其技术工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形成与法制化
        1.1.2 我国控规与美国区划的渊源关系
        1.1.3 美国区划、纽约区划及其《1961区划决议案》的现实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区划研究综述
        1.2.2 国内区划研究综述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历史和文献研究
        1.5.2 比较研究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结构与框架
    2.1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形成的历史背景
        2.1.1 美国第一部综合区划:《1916纽约建筑分区决议案》
        2.1.2 管制理念的转变:从被动阻止妨害到主动增进公共福祉
        2.1.3 纽约再区划:1940年代-1960年综合修正的推进
        2.1.4 框架内的持续演变:《1961纽约区划决议案》的修正与完善:
    2.2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特点
        2.2.1 对《1916纽约市建筑分区决议案》的检讨
        2.2.2 综合修正应对的发展需求
        2.2.3 综合修正的原则和特点
        2.2.4 综合修正通过前的争议
    2.3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结构与框架
        2.3.1 立法目的
        2.3.2 管控范畴
        2.3.3 规制尺度
    2.4 综合分区与规则体系
        2.4.1 1916的独立分区体系
        2.4.2 1961的综合分区体系
        2.4.3 现行的叠加分区体系
    2.5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文本与使用
        2.5.1 文本结构
        2.5.2 索引系统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用途管制
    3.1 “用途”概念的复杂性
        3.1.1 用途的多维含义
        3.1.2 使用活动的空间性与尺度特征
        3.1.3 使用活动随时间而变化
        3.1.4 用途管制的两种含义
    3.2 美国区划用途分区管制的起源
    3.3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用途管制框架
        3.3.1 用途管制的目标与技术工具
        3.3.2 用途的许可形式
    3.4 纽约区划用途管制的规制尺度
        3.4.1 以分区为规制尺度
        3.4.2 用途分区模式的比较
    3.5 用途管制的核心工具:用途组
        3.5.1 分类和分组的多维度
        3.5.2 差异化、定量化的分组标准
        3.5.3 “分类—分组—分区”的逻辑框架
    3.6 用途管制的其他技术工具
        3.6.1 辅助用途
        3.6.2 释放标准
        3.6.3 混合利用的支持工具
    3.7 区划用途管制的延伸:占用执照
        3.7.1 占用执照的制度框架
        3.7.2 占用执照的规制尺度和核心工具
        3.7.3 制度特点与经验
    3.8 对我国用途管制的借鉴
        3.8.1 “用地分类”的管制方法
        3.8.2 混合用地的用途兼容性规定
        3.8.3 建筑使用的管理制度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体位规则
    4.1 关键指标释义
        4.1.1 体位
        4.1.2 楼板面积
        4.1.3 容积率
        4.1.4 密度规则
        4.1.5 院规则
        4.1.6 高度与退缩要求
    4.2 体位规则的框架
        4.2.1 总体目标
        4.2.2 以建筑和分区用途为基础的指标体系
    4.3 体位规则的规制尺度
        4.3.1 以区划地块为规制尺度
        4.3.2 以地块与街道关系为基础的规则细化
    4.4 容积率调控工具
        4.4.1 开发权转移的雏形
        4.4.2 奖励区划
        4.4.3 容积率调控工具的适用性
    4.5 居住区指标关联性分析
        4.5.1 核心指标:开敞空间率
        4.5.2 空间密度与人口密度的关联性分析
        4.5.3 开敞空间率与容积率的关联性分析
    4.6 现行纽约区划的体位规则变化
        4.6.1 开敞空间率和容积率关联控制产生的问题
        4.6.2 新增的体位控制方法
    4.7 对我国控规指标的借鉴
        4.7.1 基于分区目标建构规划控制指标体系
        4.7.2 加强控制指标的关联性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标牌管控
    5.1 美国区划的标牌管控
    5.2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标牌管控指标
        5.2.1 “标牌”的定义
        5.2.2 标牌的分类
        5.2.3 标牌与分区
        5.2.4 标牌的管控要素
        5.2.5 不一致的标牌与折旧
    5.3 标牌管控的方法和原则
    5.4 对我国标牌管控的借鉴
        5.4.1 我国标牌管控的整体情况
        5.4.2 以上海为例的比较分析与借鉴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停车管理
    6.1 纽约区划停车管理的理念变化
    6.2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停车管理规则
        6.2.1 停车管理的目标与框架
        6.2.2 分类与分区结合的指标体系
        6.2.3 停车配建要求的修改和豁免
        6.2.4 停车配建的上限要求
        6.2.5 片区停车共享
    6.3 多重矛盾下综合停车配建指标的基本逻辑与影响因素
    6.4 对我国停车配建指标的借鉴
        6.4.1 对我国停车分区管控技术的思考
        6.4.2 停车指标差别化要素的对比
        6.4.3 管理理念的转变与停车配建指标的改善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实施与裁量
    7.1 区划法规的特点
        7.1.1 规制型体系的特征和问题
        7.1.2 区划作为开发控制的依据
        7.1.3 “自我实施”所需的制度特点
        7.1.4 违法与处罚
        7.1.5 法律语言
        7.1.6 区划的适应性
    7.2 特殊情况的预设
        7.2.1 特别规定
        7.2.2 修订或修改
        7.2.3 免除
        7.2.4 例外
        7.2.5 必要性与问题
    7.3 裁量机制
        7.3.1 施行机构
        7.3.2 裁量机制的必要性
        7.3.3 裁量型的特殊规则
        7.3.4 变通
        7.3.5 特别许可
        7.3.6 区划修正
        7.3.7 多层级的裁量机制
    7.4 对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裁量机制的借鉴
        7.4.1 我国控规裁量机制的两个层面
        7.4.2 构建多层次的控规裁量机制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比较借鉴
        8.2.1 《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可借鉴性
        8.2.2 对我国规划管理的借鉴
    8.3 创新与特色
    8.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专用术语概念
附录2 :现行纽约区划分区地图(中高密度居住区)
附录3 :现行纽约区划分区地图(特别区域规则范围)
附录4 :现行纽约区划分区地图(特别意图区)
附录5 :现行纽约区划分区地图(商业叠加区)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件

(5)合作式司法中的对话 ——以审前辩护为切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制度背景:审前对话的实践潮流
    二、理论背景:现有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合作式司法与辩护功能
    第一节 何为合作式司法
        一、相关概念辨析
        二、现有制度基础
        三、合作的目的转变
    第二节 审前辩护的功能发展
        一、审前辩护的界定
        二、审前辩护的环境变化与相对优势
        三、审前辩护在对话中的“枢纽”作用
        四、审前辩护最新动态
第二章 审前对话的实践样态
    第一节 纠纷解决的作用强化
        一、辩护效果与纠纷解决相关
        二、辩护与纠纷解决有阶段性特征
    第二节 特定类案的辩护效果受限
        一、特定类案的定性分析
        二、类案的特征
        三、侦查协助是否有效、合理?
    第三节 辩护审前对话的过程
        一、辩护律师对话的目标
        二、辩护律师对话的双重作用
        三、扩充对话参与者的尝试
    第四节 推进审前诉讼决策
        一、个案的法理分析
        二、审前程序终结的制度因素
第三章 对话实践的制度障碍
    第一节 现有制度障碍的实践分析
        一、“认罪认罚从宽”的适用弹性
        二、和解制度的局限性
    第二节 和解与认罪认罚的内在型构困境
        一、对话机制的理论逻辑
        二、制度带来的交涉(对话)成本
    第三节 和解与认罪认罚的外在功能不足
        一、合意性不足——官方定价
        二、参与性不足——信息封闭、被害人问题
        三、诉讼规则相对单一——基于特定类型案件
        四、正式程序的缺陷——检察裁量权、法官事实审查
第四章 对话机制的制度基础
    第一节 对话机制的概览
        一、律师如何对话
        二、对话的动因与制度
    第二节 检察裁量权的完善
        一、我国听取意见模式
        二、域外“检察裁判权”的发展
    第三节 证据开示的扩张化
        一、举证责任层面——前置化规则
        二、证据信息开示与事实形成
    第四节 司法合意形式的扩展
        一、合意程序的分化
        二、实体责任的发展
    第五节 刑事程序的分化
        一、特定案件的分而治之——基于刑事政策
        二、程序分化的法理、经济学逻辑
    第六节 审前程序的参与性
第五章 对话的职业因素与制度展望
    第一节 对话机制形塑的职业因素
        一、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利益重塑
        二、社会治理的政策变化
        三、司法参与者的功能分化
        四、司法办案和辩护的机会主义
        五、社会因素的应对措施
    第二节 发展合作式司法的制度展望
        一、协同/合作理念的引入
        二、合意制度是核心内容
        三、检察权司法化是通道
        四、类案程序的分化是保障
        五、证据信息的获取是动因
        六、律师制度的跟进是约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6)《知识产权精要:制度创新与知识创新》(第八章)汉英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Project Description
    1.1 Translation Background
    1.2 Translation Brief
    1.3 Translation Value
Chapter Two Source Text Analysis
    2.1 Lexical Analysis
        2.1.1 Proper Nouns
        2.1.2 Semantic Repetition
        2.1.3 Nominalization
    2.2 Syntactic Analysis
        2.2.1 Loose Sentences
        2.2.2 Coordinate Complex Sentences
        2.2.3 Sentences with Long Attributives
        2.2.4 No-Subject Sentences
    2.3 Textual Analysis
        2.3.1 Cohesion and Coherence
        2.3.2 The Function of the Source Text
        2.3.3 Stylistic Analysis
Chapter Three Process Description
    3.1 Preparation of Translation
        3.1.1Background Research
        3.1.2 Parallel Texts
        3.1.3 Translation Schedule
    3.2 Translation Procedure
        3.2.1 Auxiliary Tools
        3.2.2 Glossary
    3.3 Translation Evaluation
Chapter Four Case Study Based on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4.1 Guiding Theory
        4.1.1 Introduction to Newmark’s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4.1.2 The Applicability of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to the Project
        4.1.3 Translation Standards for Chinese Academic Paper under the Guidance of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4.2 Translation under the Standard of Accuracy
        4.2.1 Verification
        4.2.2 The Adoption of the Established Names
        4.2.3 Semantic Inference
    4.3 Translation under the Standard of Naturalness
        4.3.1 Reconstruction
        4.3.2 Condensation
        4.3.3 Shift
    4.4 Translation under the Equivalent-effect Standard
        4.4.1 The Use of Cohesive Devices
        4.4.2 Realization of Discourse Consistency
Chapter Five Quality Control
    5.1 Self-proofreading
    5.2 Peer-proofreading
    5.3 Supervisor-proofreading
Chapter Six Reflection
References
Appendices
    Appendix Ⅰ:The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Appendix Ⅱ:The Glossary
    Appendix Ⅲ:The Parallel Texts

(7)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框架
第一章 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理论争议
        一、违约方是否有解除合同权利的争议
        (一)“否定说”
        (二)“有限肯定说”
        二、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称谓(定性)争议
        (一)“申请权说”及其评价
        (二)“请求权说”及其评价
    第二节 对“否定说”的回应
        一、对“违背《合同法》基本原则”观点的回应
        (一)对“违背合同严守原则”观点的回应
        (二)对“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观点的回应
        二、对“诱发道德风险”观点的回应
        (一)违约不等于不道德
        (二)赋予违约方合同解除权不会产生道德风险
        三、对“不符合效率价值”观点的回应
        (一)对“损害赔偿不充分”观点的回应
        (二)对“违约方难以知道合同标的主观价值”观点的回应
    第三节 违约方享有合同解除权的理论证成
        一、违约方享有合同解除权符合合同解除制度的目的和功能
        (一)合同解除功能的非惩罚性
        (二)合同解除的目的是破解合同僵局
        二、违约方享有合同解除权符合违约救济选择理论
        (一)实际履行的可替代性
        (二)损害赔偿的充分性
        三、违约方享有合同解除权符合效率价值
        (一)效率价值下的理论假设与违约方合同解除权
        (二)效率价值下的司法实践与违约方合同解除权
第二章 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司法实践的梳理
        一、基本情况
        (一)违约方合同解除权争议案件逐年增多
        (二)违约方合同解除权争议案件分布广泛
        (三)违约方合同解除权争议类型既集中又多元
        二、裁判倾向
        (一)支持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案件占多数
        (二)支持或者反对违约方解除合同的法律依据
    第二节 支持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说理分析
        一、衡平当事人的利益
        二、合同目的不能实现
        三、继续履行费用过高
        四、避免社会财富浪费
第三章 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适用条件
    第一节 客观条件:继续履行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一、对“不能履行”与“目的不达”双重构造的批判
        (一)比较法的考察
        (二)双重构造与我国现行法的抵牾
        (三)双重构造的重复与混乱
        二、“目的不达”的判断标准优于“不能履行”
        (一)“不能履行”的单独构成模式
        (二)“目的不达”的单独构造模式
        三、“目的不达”的具体判断标准
        (一)合同目的是典型交易目的与个别交易目的的结合
        (二)目的“不达”的程度标准
        (三)“目的不达”的“主体”标准
    第二节 价值条件:权利滥用、诚实信用、效率与公平的取舍
        一、权利滥用要件的否定
        (一)行使权利要件的否定
        (二)权利滥用其他要件的否定
        二、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要件
        (一)合同解除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二)解除权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判断标准
        三、合同僵局要件
        (一)解除权人不行使解除权引起合同僵局
        (二)破解合同僵局体现效率价值
        (三)合同僵局的判断标准
        四、显失公平要件
        (一)显失公平与公平原则的契合
        (二)显失公平的具体表述
        (三)明显不公平的判断标准
    第三节 程序条件:诉讼或者仲裁程序
        一、诉讼解除程序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二、诉讼解除程序相比于通知解除程序的优势
第四章 违约方合同解除权在典型合同中的具体适用
    第一节 租赁合同中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影响因素及其法理分析
        一、以租赁合同为例的理由及影响因素假设
        二、租赁合同中的主体身份对违约方解除权几乎无影响
        (一)承租人与出租人的身份区别对解除权的影响较弱
        (二)自然人与公司的身份区别对解除权的影响较弱
        (三)主体身份影响微弱的原因分析
        三、法律依据对违约方解除权的影响集中于《合同法》第110条
        (一)《合同法》第110条对解除权成立的影响显着
        (二)《合同法》第94条对解除权成立的影响有限
        (三)《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对解除权成立的影响较弱
        (四)《合同法》第110条影响显着的原因分析
        四、实体因素对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影响应区别看待
        (一)合同目的对违约方的解除权成立的影响显着
        (二)显失公平对违约方的解除权成立的影响较大
        (三)社会经济利益对违约方的解除权成立的影响
        五、回归效率:影响因素的多元归一
    第二节 买卖合同中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具体适用
        一、买卖合同中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纠纷的裁判观点
        (一)裁判观点倾向于支持违约方的合同解除权
        (二)《合同法》第110条是核心的法律依据
        二、买卖合同中的影响因素与租赁合同的比较分析
        (一)履行障碍的影响差异
        (二)合同目的、显失公平与社会经济利益的影响不同
第五章 违约方行使合同解除权的法律效果
    第一节 合同解除
        一、由人民法院审查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条件是否齐备
        二、合同解除的时间
    第二节 损害赔偿
        一、合同解除不影响违约责任的承担
        (一)合同解除不影响损害赔偿责任
        (二)合同解除不影响违约金责任
        (三)人民法院应当对损害赔偿一并处理
        二、损害赔偿的计算
        (一)损害赔偿的抽象计算方法
        (二)损害赔偿的具体计算方法
第六章 民法典背景下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解释路径
    第一节 《民法典》第563条的解释路径
        一、《合同法》第94条中“当事人”解释争议
        (一)“当事人”不包括违约方的解释理由
        (二)“当事人”包括违约方的解释理由
        二、《合同法》第94条中“当事人”含义的裁判观点
        (一)“当事人”不限于守约方的裁判观点占相当比重
        (二)“当事人”不限于守约方的裁判观点的展开
        三、《民法典》第563条的体系解释
        (一)《民法典》中的“当事人”一般指向“合同各方”
        (二)《民法典》中强调单方主体时的不同用语
        (三)《民法典》第563条的“当事人”的体系解释
        四、《民法典》第563条的立法变迁分析
        (一)《合同法》第94条的立法过程及其启示
        (二)《民法典》第563条的立法过程及其分析
    第二节 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其他解释路径
        一、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符合《民法典》第580条的解释
        (一)《合同法》第110条存在法律漏洞
        (二)解决法律漏洞的方式是赋予违约方合同解除权
        (三)《民法典》第580条赋予了违约方合同解除权
        二、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符合《民法典》的“绿色原则”
        (一)《民法典》的“绿色原则”
        (二)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符合“绿色原则”的要求
        三、《九民纪要》肯定了违约方解除合同的权利
        (一)《九民纪要》第48条的文义解释
        (二)《九民纪要》第48条是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权威参考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8)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论文结构和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概述
    第一节 体育赛事解析
        一、体育赛事的概念界定
        二、体育赛事的特征
        三、体育赛事的定性
    第二节 体育赛事知识产权解读
        一、体育赛事知识产权的内涵
        二、体育赛事知识产权的属性
        三、体育赛事知识产权的特征
    第三节 体育赛事知识产权的特殊性
        一、体育赛事知识产权主体的特殊性
        二、体育赛事知识产权客体的特殊性
        三、体育赛事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的特殊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的法理分析
    第一节 从劳动获得理论透析体育赛事知识产权
        一、劳动获得理论的内涵
        二、劳动获得理论契合体育赛事知识产权的内涵
        三、劳动获得理论平衡体育赛事利益主体的关系
    第二节 体育赛事知识产权人格理论基础
        一、人格理论的内涵
        二、体育赛事知识产品蕴含创作者的人格意志
        三、人格理论为体育赛事着作权转让提供理论依据
    第三节 功利主义理论对体育赛事知识产权的解读
        一、功利主义理论概述
        二、体育赛事知识产权的传播对功利主义的适用
        三、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最终目的契合功利主义理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域外考察
    第一节 体育赛事知识产权国际法律规范
        一、体育赛事知识产权综合性国际法律规范
        二、体育赛事涉及着作权的国际法律规范
        三、体育赛事涉及工业产权的国际法律规范
    第二节 部分国家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
        一、美国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
        二、法国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
        三、英国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
        四、巴西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
        五、澳大利亚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
    第三节 域外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的现状分析
        一、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专门立法模式
        二、体育赛事知识产权分散立法模式
        三、体育赛事知识产权综合立法模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现状
    第一节 相关体育赛事法律规范的立法分析
        一、《体育法》涉及体育赛事知识产权的内容
        二、奥运会法律规范涉及知识产权的内容
        三、其他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的内容
    第二节 与体育赛事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规范分析
        一、体育赛事涉及《着作权法》的内容
        二、体育赛事涉及《专利法》的内容
        三、体育赛事标志涉及《特殊标志管理条例》的内容
    第三节 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的问题剖析
        一、体育赛事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条款分散
        二、体育赛事知识产权保护的赛事种类单一
        三、体育赛事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位阶较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建设
    第一节 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的总体框架
        一、知识产权单行法对体育赛事的规定
        二、奥林匹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体系的形成
        三、“4+1”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模式
    第二节 《体育赛事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的制定
        一、《体育赛事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必要性
        二、《体育赛事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的价值理念
        三、《体育赛事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的主要内容
        四、《体育赛事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的适用可能性
    第三节 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中的其他内容
        一、《民法典》对体育赛事知识产权的保护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体育赛事知识产权的保护
        三、《体育法》对体育赛事知识产权的保护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述评
    四、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解读
    第一节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基本内涵
        一、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含义
        二、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适用范围
        三、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溯源与发展
        一、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建立的背景
        二、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正式确立
        三、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建立的缘由及标准
        四、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运行机制及缺陷
        一、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内在运行机制
        二、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内在缺陷
    第四节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功能定位及作用
        一、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功能定位
        二、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作用解析
    第五节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与药品可及性
        一、对药品价格的影响
        二、对医药产业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建立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一节 提升我国医药行业创新能力与产业发展的需要
        一、我国医药行业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二、我国医药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三、我国医药政策的演变
        四、我国医药产业的总体评价
        五、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制度保障
    第二节 保障公民健康权与生命权的重要途径
        一、药品取得是公共健康的重要保障
        二、利于解决药品短缺这一现实问题
    第三节 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规则制定的需要
        一、提升我国医药企业国际竞争力
        二、我国对药品专利国际规则变革的需求
    第四节 制度移植可行性的多维分析
        一、遵循私有财产权不受侵犯的宪法原则
        二、契合利益平衡的立法旨趣
        三、合乎法律制度的基本价值目标
        四、符合最优资源配置的要求
        五、因应公共政策价值目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比较法考察
    第一节 美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立法与实践
        一、美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立法现状
        二、美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实施效果
        三、评价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第二节 加拿大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立法与实践
        一、加拿大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立法现状
        二、加拿大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实施效果
        三、加拿大与美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异同
        四、评价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节 韩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立法与实践
        一、韩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立法现状
        二、韩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实施情况
        三、评价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第四节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自由贸易协定下的药品专利链接制度
        二、国际药品专利规则的未来走向
        三、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前景展望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配套法律制度
    第一节 药品专利链接与药品试验例外
        一、药品试验例外的创立
        二、药品试验例外的正当性及制度功用
        三、药品专利链接与药品试验例外相互制衡
        四、药品专利链接与药品试验例外的冲突与解决
    第二节 药品专利链接与药品专利期限延长
        一、药品专利期限延长制度的创立与发展
        二、药品专利期限延长的制度评价
        三、药品专利链接与专利期限延长的关系
        四、我国的制度因应
    第三节 药品专利链接与药品试验数据保护
        一、药品试验数据保护的创立与发展
        二、药品试验数据保护的制度评价
        三、药品试验数据保护与药品专利链接的关系
        四、我国的制度因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滥用的法律规制
    第一节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滥用法律规制的理论溯源
        一、创新激励与自由竞争之间的差异性
        二、创新激励与自由竞争之间的协调性
        三、专利法与反垄断法适用的竞合及取舍
    第二节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滥用的表现形式
        一、药品专利常青
        二、反向支付协议
    第三节 药品专利常青行为的法律规制
        一、典型国家的规制路径之考察
        二、我国的规制路径之选择
    第四节 反向支付协议的反垄断法规制
        一、典型国家的反垄断执法实践之考察
        二、我国对典型国家执法经验的现实借鉴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构建的体系化思考
    第一节 我国药品专利链接的规定及实践之评价
        一、我国现行药品专利链接规定之梳理
        二、我国现有实践之考察
        三、我国现行规定及实践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我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本质定位与立法选择
        一、药品专利链接模式梳理与评介
        二、推行以利益平衡为核心的强保护模式
        三、制度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我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规范设计
        一、补充制度设计的法律依据
        二、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能衔接
        三、药品专利链接的具体操作流程
        四、药品专利信息的公示
        五、暂缓审批期的设定
        六、专利挑战制度的设计
        七、首仿药市场独占期制度的设计
    第四节 我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与其他制度的衔接
        一、与药品试验例外制度的衔接
        二、与药品专利期限延长制度的衔接
        三、与专利药品强制许可制度的衔接
        四、与诉前禁令制度的衔接
        五、与药品专利诉讼制度的衔接
        六、与专利行政处理制度的衔接
    第五节 我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实施机制之完善
        一、简化药品上市审批程序
        二、适当提高医药发明可专利性标准
        三、修改和完善专利无效程序
        四、建立首仿药替代制度
        五、完善药品价格管控机制
        六、健全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10)论霍姆斯的司法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成果
        (二)国外研究成果
    三、论文结构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霍姆斯司法观的形成
    第一节 形成背景
        一、经济社会背景
        二、政治思想背景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经验论
        二、预测论
        三、道德怀疑论
第二章 霍姆斯司法观的内涵
    第一节 司法观念
        一、法律改革主义
        二、司法实用主义
        三、司法克制主义
    第二节 司法方法
        一、逻辑的方法
        二、经验的方法
第三章 霍姆斯司法观的实践体现
    第一节 洛克纳诉纽约州案(Lochner v.New York)
        一、案件背景
        二、法院判决
        三、案件影响
    第二节 艾布拉姆斯诉合众国案(Abrams v.United States)
        一、案件背景
        二、法院判决
        三、案件影响
第四章 霍姆斯司法观的评介
    第一节 借鉴因素
        一、司法克制与司法能动
        二、法律存在与社会存在
        三、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
    第二节 局限性
        一、唯心主义
        二、怀疑主义
        三、消极态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经济分析法学评介(论文参考文献)

  • [1]法学跨学科研究的中国之道[J]. 武西锋. 学术论坛, 2021(03)
  • [2]我国跨境破产规则的建构 ——以主从程序框架为基础的研究[D]. 雷雨清. 吉林大学, 2021(01)
  • [3]上海《经济周报》研究(1945-1949)[D]. 杨贤敏.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1961纽约市区划决议案》的规制尺度及其技术工具研究[D]. 黎淑翎.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5]合作式司法中的对话 ——以审前辩护为切入[D]. 杨佶欣.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6]《知识产权精要:制度创新与知识创新》(第八章)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 李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7]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研究[D]. 王俐智. 吉林大学, 2020(08)
  • [8]体育赛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研究[D]. 李海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9]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研究[D]. 苏冬冬.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10]论霍姆斯的司法观[D]. 刘辉. 黑龙江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经济分析法评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