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乐林对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张钰[1](2019)在《针药结合治疗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在本研究中,我们观察了针药结合治疗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中医临床疗效、经颅多普勒等各项指标的前后变化,进一步探讨PCIV的发病机制,及针药结合治疗PCIV的作用机制与疗效。材料与方法:以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的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自2017年1月2018年6月间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30例对照组和30例中药组和30例针药组,嘱对照组患者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日一次,在就寝前服用,温开水送服,并针对基础疾病给予降脂、降压、抗凝等治疗。中药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给予天麻钩藤饮加减150ml,日三次水煎服。针药组患者在中药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取穴:百会、风池(双)、内关(双)、太冲(双)、行间(双)、侠溪(双)、太溪(双),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治疗15天后,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侯积分、中医临床疗效、经颅多普勒各项指标的变化。同时,在临床观察期间,记录下药物治疗期间患者症状的变化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三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照组、中药组和针药组治疗后均可以有效降低证候积分,但是针药组治疗前后差值最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临床疗效比较:经治疗后,针药组中医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中药组和对照组,且有显着差异(P<0.05),针药组有效率为93.33%,中药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6.67%。3.TCD结果比较:治疗后,三组患者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流速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针药组提升情况明显优于中药组,中药组优于对照组。结论:1.针药结合治疗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临床疗效确切。2.针药结合能够明显改善TCD中各项指标,表明其可以改善脑部供血,减少因后循环缺血所致的眩晕等症状。3.针药结合治疗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时,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椎基动脉血流速度情况方面,明显优于中药组和对照组。4.在针药结合治疗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研究中,患者未出现严重的副作用,此方案使用安全有效。
高景华[2](2013)在《孙树椿老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验初探》文中研究表明孙树椿主任医师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正骨”传承人。其学术渊源主要来自上驷院绰班处的宫廷学派,文中介绍了清代上驷院绰班处宫廷正骨的起源于明末清初,绰尔济是当时最着名的蒙古医生,他将其特效医术传授给广大的满蒙八旗士兵,培养了大批的满蒙八旗骨伤科医生,满语称之为“绰班”。《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则被上驷院绰班医生视为金科玉律,它所阐述的学术思想使得上驷院绰班医生在医学理论上得到统一,也标志着上驷院满蒙绰班医生“正骨心法学派”的诞生。其学术思想的形成经历了萌芽期(这时期的代表人物是绰尔济,其学术思想主要体现了蒙古骨伤医生的接骨、外伤兼治的特点,医治方法辅以刀、锤、特效蒙医药物,依重秘方,手法、药物难分伯仲。)、形成期(代表人物是伊桑阿,他对《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正骨八法中“接”法的使用技巧颇为娴熟,他在承袭了绰尔济的学术思想后,更加注重手法的治伤作用)、成熟前期(代表人物是德寿田,强调“手巧”)、成熟期(代表人物是夏锡五,夏氏对骨折的医治方法提出了正、整、接、实的治疗思想,对筋伤治法归纳为立、盘、旋、背、合、推、摇、摆、提等,充实和发展了《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手法的内容)、成熟后期至今(代表人物是孙树椿,他还提出“筋伤辨治,气血为要”,“动静结合,主动为主”等学术观点,指出治疗筋伤讲究因势利导、轻巧柔和,法药并用)。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vertebral arteriopathy,CSA)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由Barre和Lieou于1926年率先提出,认为颈椎病变累及椎动脉后,刺激交感神经系引起眩晕、视力模糊、耳鸣、恶心、呕吐,甚至猝倒等发作性症状,究其原因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临床称之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缺血综合征或颈性眩晕等。70多年来,许多学者从解剖学、病理学、神经学及临床多方面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已渐趋统一;但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又有了新的认识;从病因学角度分析病理基础,从而来区别诊治椎动脉型颈椎病,倍受关注,其治疗手段也日渐丰富。椎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分为4段,第1段为自锁骨下动脉发出进入颈椎横突孔的部分,其后方为C7横突,C7、C8脊神经的前支,交感神经干和颈下交感神经节;第2段为C6横突孔上升至C2横突孔下口,此段动脉的内侧紧邻钩椎关节,后外侧为关节突关节,动脉周围有交感神经伴行;第3段为C2横突孔下口到枕骨大孔处,此段弯曲较多,动脉壁上有pacin小体分布,通过椎动脉血压改变反射性调节血管管径,以保证颈部血流量的正常运行;第4段即颅内段,两侧椎动脉合并为基底动脉,其上有脑桥支支配前庭神经核及支配迷路的内听动脉。由于椎动脉的解剖关系复杂,所以CSA的发病机制也是复杂多样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有机械压迫学说、交感神经刺激学说、颈部软组织病变学说、体液因子及微循环学说、上颈椎学说、血管性因素学说。这些学说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目前较公认的发病机制是由于椎间盘退变狭窄时,钩椎关节受挤压向外增生,使椎动脉受压或受刺激痉挛或扭曲产生症状,引起脑缺血,产生头晕、头痛等症状。其它发病机制还包括:椎关节不稳压迫或刺激椎动脉周围神经丛;椎动脉横突孔骨性狭窄或先天发育纤细;钩椎关节增生之骨赘压迫椎动脉或刺激周围神经丛:神经介质介导发病过程,由此引起椎动脉血流动力学障碍,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由于发病机理的多样性,各种学说很难加以统一,这样就给CSA的诊断上带来困难。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在近几年颈椎病会议中反复提出,但争议较大。具有权威性的诊断标准是在1993年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上拟制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1)有颈性眩晕,可有猝倒史;(2)旋颈征阳性;(3)X线片有异常所见;(4)多伴有交感神经症状;(5)应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6)除外椎动脉Ⅰ段、Ⅲ段供血不全,神经官能症与颅内肿瘤;(7)确诊前须行椎动脉造影或数字减影椎动脉造影(DSA)、椎动脉血流图及脑电图仅有参考价值。其中成立诊断应具备下面三原则:(1)具有颈椎病的临床表现;(2)影像学检查显示颈椎间盘或椎间关节有退行性改变;(3)影像学征象与临床表现相应,即影像学所见能解释临床表现。曾胜明强调,X线所见改变明显而无临床症状者不宜下“颈椎病”的诊断。目前,影像学对CSA诊断没有统一的标准,尽管CSA的病因、病理复杂多样,最终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产生一系列症状。所以,综上所述,CSA在每种影像学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并各有其特点和不同的侧重点,有些能发现椎动脉受刺激或压迫的原因,有些能检出椎动脉是否存在痉挛、狭窄和折曲等,有些兼而有之。所以,X线、椎动脉造影、CT、MRI、TCD和CDFI从不同角度直接或间接反映了椎动脉受累情况,为临床诊断CSA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有关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对近5年国内有关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整理了手法治疗该病的各种疗法,有普通推拿手法、旋转手法、拔伸手法、微调手法,以及综合疗法等,综合疗法有的是中医疗法的配合,如手法与针刺法、中药的配合;有的是手法与西医疗法的配合,且综合疗法较单一疗法取效快,疗效确切。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多以临床观察为主,科研设计方面缺乏严谨性,诊断标准与疗效标准不相符合,缺乏实验室诊断,多采取非对照实验,没有设立相应对照组,因而无法准确判断其疗效,严重影响了文献质量。孙老师在诊治椎动脉型颈椎病方面有其独特的经验,总结如下:1、强调应用现代医学检查手段诊治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重要性,孙老师认为,有病就有证,辨证才能识病,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临床诊治时,既要辨病,又要辨证;只有病、证合参,才能选用适当方药,恰当的手法。这里指出的辨病包括两个方面,一为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的中医病名诊断;一个是以现代医学理论指导下的西医病名诊断。辨证则是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指导下,辨别各种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各种不同的证候。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只是临床诊治中的一个模式,我们应该立足于中医辨证论治的同时,合理利用现代医学的理论、检测手段,拓宽延长自己的诊断视野,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去分析观察疾病内在的病因、病机、演变规律。中医传统诊断疾病的方法,主要是望、闻、问、切四诊。然而一些更深层次的病理变化,单凭我们的感觉器官是不可能了解的,尤其对于骨伤科来说,这就必须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检查手段。孙老师在诊治颈椎病的过程中,就强调X线影像学对诊治颈椎病有重要的辅助作用2、寻找筋结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重要步骤,椎动脉型颈椎病常常在C3-4水平的椎旁软组织中发现筋结。“找准点,才能治好病。”这一理念是孙老师辨位施治的具体体现,筋伤疾病中“筋”的表现,文献记载有筋强、筋歪、筋断、筋走、筋粗、筋翻、筋驰、筋纵、筋离、筋转、筋缩等表现,这些表现在临床触诊时的反应点被形容为条索样筋结、米粒样颗粒、绿豆样硬物等。现代医学认为,所谓的“筋结”是筋伤以后,由于局部的出血、渗血、水肿、炎性细胞侵入,形成创伤性炎性肿胀组织,随着组织的逐渐修复,纤维组织增生而形成的。不同的组织损伤,其筋结的形态不一。筋膜或肌膜损伤,其筋结呈沙粒状;韧带损伤,筋结呈绿豆样大小;肌肉损伤,筋结呈粗细不等的囊状或条索状。3、旋扳手法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常用手法;4、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明显。为了验证孙老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选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77例,随机分为旋提手法治疗组87例,颈椎牵引治疗组90例;男性43例,女性134例;年龄35~55岁,平均年龄47.2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1月;疗程14天,旋提手法治疗组隔日一次,共7次,颈椎牵引组每日一次,共14次。通过观察治疗前后头晕、颈椎活动度、头痛、等指标的变化,经统计学分析进行疗效评定,并对两种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周后的总体疗效疗效,手法组总有效率为98.8%,牵引组总有效率为83.03%,手法组优于牵引组,旋提手法组对改善眩晕症状、颈椎活动度、头痛症状的效果优于牵引组。结论:旋提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值得选择的治疗方法。
芦晓宏[3](2010)在《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以临床疗效、经颅多普勒、血脂、血液流变学为研究手段,设西药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为对照组,探讨以补益气血,通经活络为原则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和机理,为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30例,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补益气血,通经活络法治疗,主穴为足三里、三阴交、风池、百会、颈夹脊,配穴按辩证取穴。对照组采用口服西比灵治疗。治疗组以上穴位每日固定时间针刺一次,8天为一疗程,疗程期间休息2天,连续3个疗程。对照组西比灵5mg,每晚一次,睡前口服,28天为一疗程。在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下列指标:(1)用临床疗效评定眩晕等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2)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双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期末峰流速(Vd)、平均峰流速(Vm)以及血管搏动指数(PI);(3)血脂的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血流变中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结果:1治疗组临床治愈10例,治愈率(33.33%);显效8例,显效率(26.67%);有效10例,有效率(33.33%);无效2例,无效率(6.67%);总有效29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临床治愈5例,治愈率(16.67%);显效6例,显效率(20%);有效12例,有效率(40%);无效7例,无效率(23.33%);总有效23例,总有效率(76.67%)。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疗效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血脂、血液流变学等实验室指标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对照组仅部分指标有改善。结论:本病乃气血不足,气血不能上荣于脑致清窍失养;或气虚推动无力,导致水湿痰饮代谢障碍,导致脉道不利,因虚致血瘀为其病机。通过针刺足三里、三阴交、风池、百会、颈夹脊,以补益气血,通经活络为原则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得出结论如下:1针刺风池等穴可减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耳鸣、视物不清、恶心呕吐等症状。2针刺风池等穴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患者有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降血脂、改善血液粘度等作用。3针刺风池等穴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无毒副作用,优于西比灵。4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可能通过以下机制完成:(1)针灸对血管的舒缩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可以降低血管阻力,增强缺血部血管代偿能力,也可缓解血管痉挛,调整脑血流的低灌状态,从而增加脑血流量。(2)通过调整机体脂质代谢过程中多种酶的功能,使血脂被更快地转化、利用,从而使胆固醇快速转化为胆汁酸及类固醇激素,清除外周组织中过多的胆固醇,减少其在动脉内壁上脂质的沉积,从而降低血脂含量,达到降脂效果(3)针刺能改善血液聚,粘倾向相关的病理机制,改善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质量。5本法疗效确切,立法有据,操作简单,且费用低、风险小、起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和进一步研究。
吕万娟[4](2011)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醒脑开窍针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65例,按照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组33例,药物对照组32例。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组取穴为:百会、风池、完骨、翳风。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川芎嗪注射液药物静滴。每日治疗一次,两周一疗程,共观察一个疗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检测下列指标:(1)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2)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收缩峰血流速度(Vs),平均峰血流速度(Vm),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动脉搏动指数(PI)等。在此基础上观察临床疗效以及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组临床治愈12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J例,总有效率为97%。药物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5%,两组疗效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两组眩晕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在治疗前后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6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中53例TCD主要表现为椎基底动脉(VBA)血流速度减慢,7例患者TCD表现为血流速度加快,5例表现为血流速度正常;(4)TCD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Vs、Vm、Vd和PI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VA、BA的Vs、Vm、Vd均有提高,并且治疗组(P<0.01)改善的程度比对照组(P<0.05)明显,对照组VA、BA的PI无明显变化,治疗组的PI明显下降;两组治疗后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组及药物对照组均可改善本病患者的症状体征,均有较好疗效,而醒脑开窍针刺法优于药物。(2)两组方法均可改善本病患者VBA的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醒脑开窍针刺法优于药物。
李鸿梅[5](2008)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200例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药物安全性评估。方法:治疗组100例运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100例运用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治疗14天后,观察两组病例临床症状的缓解率,脑血流速度的变化,及临床总有效率。并对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记录,观察急性复发次数,以期明确远期疗效。对药物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47%,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脑血流速度均明显改善;而治疗组部分“血瘀”症状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病人于6个月的观察期间,VBI性眩晕急性发作次数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说明舒血宁注射液远期效果较佳;两组病人用药安全性评估显示两种药物均安全,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管,改善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且远期疗效较佳减少复发次数,为临床治疗该病的安全有效药物。
金龙洙[6](2005)在《升阳利窍针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临床疗效、经颅多普勒、血液流变学、血脂、空腹血糖等为研究手段,设颈夹脊穴针刺治疗组为对照组,探讨升阳利窍针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和可能的机理,为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70例,按照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为升阳利窍针刺治疗组35例,颈夹脊穴针刺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升阳利窍针法治疗,主穴为百会、风池、天柱、完骨、大椎、后溪、太冲,配穴:按辨证取穴。对照组主穴采用颈夹脊穴治疗,配穴及手法操作同治疗组。每天一次,10天为一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3天。在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检测下列指标:(1)临床疗效改变和眩晕等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2)血液流变学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等;(3)血脂,包括胆固醇(Tch)、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4)空腹血糖(FBS);(5)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收缩峰血流速度(Vs)平均峰血流速度(Vm),舒张期末峰血流速度(Vd),动脉搏动指数等指标(PI)。 结果: (1) 升阳利窍针法治疗组临床治愈11例,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1%,颈夹脊穴针刺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7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0.0%,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 治疗前后两组眩晕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3)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脂、血糖等多项实验室指标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对照组仅部分指标有改善; (4) 7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中有9例TCD主要表现为椎—基底动脉(VBA)血流速度加快,55例患者TCD表现为血流速度减慢,6例表现为血流速
张立森[7](2003)在《葛桂芪龙合剂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临床与动物实验,观察葛桂芪龙合剂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研究方法:按照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治疗眩晕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规定的诊断标准、试验病例标准和疗效标准,将6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病例随机分葛桂芪龙合剂治疗组和银杏叶片对照组;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率54.29%,总有效率88.58%,对照组显效率30%,总有效率6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研究表明葛桂芪龙合剂对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血浆TXB2、6-keto-PGF1a、脑血流量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葛桂芪龙合剂具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流状态,降低血脂,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
杨其飞,罗章运[8](2001)在《普乐林治疗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40例》文中指出
黄文生[9](2001)在《《河南医药信息》2001年第9卷分类索引》文中研究说明
张华茹,张勇刚,王修奎[10](2001)在《普乐林对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探讨普乐林对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94例确诊为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 5 0例及对照组 44例 ,治疗组应用普乐林 ,对照组给予 0 0 4%盐酸培他啶 ,14天为一疗程 ,其他对症等综合治疗两组相同。治疗前、后观察头颈多普勒超声血流图变化及血液流变学变化 ,并按统一疗效标准对治疗效果给予评定。结果 :①治疗后头颈多普勒超声血流图复查 ,普乐林组椎内动脉血流恢复正常者 2 8例 ,明显改善者 18例 ,无明显变化者 4例 ;对照组血流恢复正常者 2 1例 ,明显改善者 13例 ,无明显变化者 10例 ;②两组血流变学变化 ;普乐林组除血浆粘度外 ,其他各项指标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 0 5 ) ,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不显着 (P >0 0 5 ) ;③治疗一个疗程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2 % ,对照组为 72 72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意义 (P <0 0 5 )。结论 :普乐林治疗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 ,可使患者椎内动脉血流量增加 ,血流粘度降低 ,总有效率达 92 % ,无毒副作用发生 ,是治疗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的理想药物
二、普乐林对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普乐林对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针药结合治疗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2)孙树椿老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验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孙树椿老师学术渊源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综述二 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概况 |
孙老师诊治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经验及学术思想 |
旋提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临床研究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结果 |
四 讨论 |
小结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正文 |
1 临床资料 |
2 诊断标准 |
3 药物 |
4 主要仪器设备 |
5 实验方法及疗程 |
6 疗效评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
7 统计学处理 |
8 结果与分析 |
分析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研究概况 |
1.1. 眩晕病名症候的研究 |
1.2. 眩晕病位的研究 |
1.3. 眩晕病因病机的研究 |
1.4. 眩晕的中医药治疗 |
1.5. 眩晕的针灸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研究概况 |
2.1. 概念 |
2.2. 椎-基底动脉(VBA)系统的解剖 |
2.3. VBI产生的病因及病理机制 |
2.4. VBI的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病例入选及排除标准 |
1.3. 治疗及观测方法 |
1.4. 疗效判定 |
1.5. 统计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的结果比较 |
2.2. 临床疗效比较 |
2.3. 治疗前后TCD各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的比较 |
3. 讨论 |
3.1. 立题依据 |
3.2. 立法依据 |
3.3. 取穴依据 |
3.4. 观察指标的选择 |
3.5. 疗效分析 |
4. 问题与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200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正文 |
(一) 中文摘要 |
(二) 英文摘要 |
(三) 前言 |
(四) 资料与方法 |
(五) 结果 |
(六) 讨论 |
(七) 结论 |
(八) 参考文献 |
二、文献综述 |
(一) 综述 |
(二) 参考文献 |
三、致谢 |
(6)升阳利窍针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章 理论部分 |
第一节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研究进展 |
第二节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与中医药治疗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讨论 |
一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二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一) 解剖与病理生理 |
(二) 病因和病理 |
(三) 临床特征 |
(四) 对颈椎病的认识 |
三 立题依据 |
(一) 立法依据 |
(二) 选穴与配伍依据 |
(三) 对照组选穴依据 |
四 结果分析及机理探讨 |
(一) 结果分析 |
(二) 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机理探讨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葛桂芪龙合剂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三、 一般资料 |
四、 研究结果 |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葛桂芪龙合剂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清胆固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
一、 实验材料 |
二、 实验方法 |
三、 实验结果 |
四、 结论 |
实验二 葛桂芪龙合剂对椎-基底动脉供血障碍模型大鼠软脑膜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
一、 实验材料 |
二、 实验方法 |
三、 实验结果 |
四、 结论 |
实验三 葛桂芪龙合剂对椎-基底动脉供血障碍模型大鼠血浆TXB_2、6-keto-PGF_(1a)的影响 |
一、 实验材料 |
二、 实验方法 |
三、 实验结果 |
四、 结论 |
讨论 |
一、 祖国医学对眩晕的认识 |
二、 现代医学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认识 |
三、 病理机制及方药探讨 |
四、 疗效与实验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普乐林对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针药结合治疗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观察[D]. 张钰.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2]孙树椿老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验初探[D]. 高景华.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3(01)
- [3]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观察[D]. 芦晓宏.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0(05)
- [4]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 吕万娟.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4)
- [5]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200例临床疗效观察[D]. 李鸿梅. 大连医科大学, 2008(03)
- [6]升阳利窍针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 金龙洙. 天津中医学院, 2005(07)
- [7]葛桂芪龙合剂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张立森.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3(04)
- [8]普乐林治疗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40例[J]. 杨其飞,罗章运.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22)
- [9]《河南医药信息》2001年第9卷分类索引[J]. 黄文生. 河南医药信息, 2001(18)
- [10]普乐林对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 张华茹,张勇刚,王修奎. 河南医药信息, 2001(01)
标签:颈椎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椎动脉论文;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论文; 眩晕综合征论文;